历史在螺旋中上升,在反反复复的尝试中不断前进。
每一次变革都会引发旧势力的敌对。
就如同眼下的大夏朝廷。
李书瑶决心拯救大夏百姓如水火之中。
想让他们不再靠着土地吃饭。
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摆脱整日在温饱上挣扎的生活。
自从继位以来。
李书瑶数次白龙鱼服,微服私访。
就是为了能体察到大夏最底层百姓的生活。
可每每当她以为自己做的足够多了。
能让百姓过的更好一点时。
现实总会让她看到最残酷的一面。
饥荒时,无数人抛妻弃子,为了一口饭可以卖掉自己的孩子。
动乱时,百姓被迫离开祖居,流离失所。
大灾时,活不下去的百姓甚至以土为食,为了一块树皮就能大打出手。
一个又一个例子让李书瑶始终不敢遗忘。
他们挣扎着生存的样子。
如同镌刻一般深深的印在她的脑海里。
内阁议事会上。
众人陷入了沉默。
李书瑶的一番理论让他们不得不深思。
国库里存着的银子,到底应该用来干什么?
用在什么上面,才能算是“正道”?
按照以往的惯例。
国库的银子大半都会用来供养皇室和修缮宫殿。
尤其是在天授之年开始的时候。
大夏皇宫那次彻底的翻修,基本上把前朝积累下来的银子挥霍一空。
李书瑶刚刚登基。
便下令百官要摒弃以往之沉疴,革除历朝历代的弊病。
并且提出“新年新气象”的观点,想让大夏朝廷迎来了一阵清明。
不过其实谁都知道。
陛下的手段仅仅是人浮于事。
看似可以解决问题,但依旧没有触碰根本。
例如修建宫殿。
确实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底蕴雄厚,从而更加敬畏。
实际上。
单单是那一次修缮,就不知肥了多少工部的官员。
朝廷用度经过的地方,处处留下的都是金碎玉屑,那些官员都吃的满嘴流油。
这些都是隐藏在李书瑶“勤政”下面的阴影。
从未被阳光直射过,却也一直存在。
但是现在......似乎情况有些不同了。
李茂抬起头,看了一眼陛下。
比起当初登基时的青涩,如今的陛下眉宇中多了几分淡然和沉稳。
那双凤目中的局促完全消散的无影无踪,更平添了些霸气。
“陛下,臣恳请给户部几日时间,清点此次雇佣民工所需银两。”
沉吟许久,李茂最终还是选择了臣服。
他震惊与李书瑶的改变。
也震惊与这套体系背后藏着的决心。
这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更是一种为国为民的诚心!
他是朝廷命官不假,但更是为百姓做事的官!
经过那一次工部三修道路的事。
李茂也好,百官也罢。
已经彻底看清了陛下的意图!
她毫无遮掩,就是为了百姓。
甚至没有一点私心,没有一点贪欲!
于工于私,俯仰无愧!
这是什么?
这是格局!
他长长出了一口气。
“国库是朝廷的国库,但朝廷是天下人的朝廷。”
“若是不能为了天下人,那户部掌管国库有愧,对陛下有愧,对列祖列宗有愧!”
李茂躬身,朝着丹陛之上的龙椅长长作揖。
这一弯腰。
便是满堂跟随。
他们谁都没有点明。
但是却都清楚。
那个蛰伏在破旧学堂之中的小先生已经开始影响大夏朝局了。
他说过的话,如同带有某种法力一般。
在推动着大夏朝着谁都不敢想象的方向一路狂奔。
......
淮南。
大水漫过之处,寸草不生。
遍地的淤泥附着在田野上,原本应该一碧万顷的麦田如今变成了泥塘。
混杂着数不清的房梁和沙石,带着难以阻挡的气势,裹挟走一切沿途的生机。
淮南布政使刘图站在高处。
放眼过去,满目凄然。
想起没来得及避难的百姓。
想起原本勤勤恳恳种了半年地,等待收成的农民。
想起背着竹篓,走街串巷的小贩。
他不仅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在这种人间炼狱面前。
不管是什么坚毅的性格都会落下两滴清泪。
“刘大人,朝廷的政令下来了,户部拨下来了银子,命我们雇佣当地百姓,重新修建大坝,完善河道。”
身旁佐官拿着一封快马急递,恭敬奉上。
这是户部批下来的政令,并非密件,所以他也有资格查看。
刘图依旧沉浸在悲怆的心情中。
听到佐官所说,顿时错愕。
“不是征调民夫,是雇佣?”
“没错,这次户部批下来的五十万两银子,用作赈灾。”
“就算放眼过去五百年,这也是难以想象的数目!”
佐官激动的拿出凭证。
“不仅如此,还有陛下从淮南附近行省调运来的粮食,用于平价卖给百姓!”
“陛下还说了,淮南的粮留着发,外地的粮留着卖。”
刘图惊愕的瞪大了眼。
“卖粮?”
“不是放粮?”
这一系列的政令让他摸不清头脑。
陛下到底是要搞哪样?
为何这次的赈灾和以往完全不同?
佐官苦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懂。
他就是刘图身边帮着处理政务的官员,哪里清楚上面的意思?
可身为封疆大吏。
刘图不能不去做。
这笔银子也好,粮食也罢,都维系着淮南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关乎到这次赈灾能不能进行。
他不敢擅自妄为,更不敢有半点马虎。
思索片刻后,狠狠咬牙道:
“好,按陛下说的做!”
......
有了淮南布政使的督促。
赈灾放粮,雇佣民夫进行的极迅速。
在大灾当头的时候。
平常的贪官也开始收敛起来。
是个人就清楚。
这些粮食和银子都是用来换人命的。
一点后面追查到谁有贪污,株连三族都算是刘大人仁慈了。
须知他平常最为痛恨贪污之人。
也正因为这份清正廉洁,他才会被陛下赏识,放任淮南这样的产粮大省做布政使。
不过。
就算官员推行的再卖力,往日的形象早就深入百姓的心里了。
用银子雇佣民夫这种好事,百姓简直想都不敢想。
正因如此。
不少人都对这条政令表示怀疑。
刘图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亲自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