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睿没想到,自己来这一趟竟然收获如此巨大。
甚至一直在久久回味苏逸刚刚说过的话。
从税收改银,到后面的朝廷在各省首府建立粮仓,调节粮价。
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极为精妙。
天色渐晚。
苏逸抬头看看窗外。
“今日的课就先到这里吧,也到了该休息的时候,诸位下课。”
他笑眯眯的拿起书本,起身送客。
而李书瑶等人还沉浸在苏逸刚才所讲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在他们看来。
苏逸的每句话都有极大的钻研空间。
似乎深思下去总能有所收获。
其实这也难怪。
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超脱时代的限制。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
肯定有很多要细细思考的。
李书瑶起身。
“多谢小苏老师今日授课,感激不尽。”
苏逸连忙将她扶起来。
“不必不必,我不过是随口说说,难免有夸夸其谈之嫌。”
“你愿意以老师称我,已经是抬举了。”
他是真心觉得自己说的算不得什么。
尤其是谈论大夏局势的时候。
自己不过一介布衣,与庙堂之上的那些权贵离得太远了。
鞭长莫及,说了也是空谈。
所以难免愧疚。
不过。
李书瑶的耳朵却顿时泛红。
她有些不自然的低了低头。
“那学生就告退了。”
“......”
“好,明日再见。”
旋即她匆匆转身出了学堂。
丘睿颔首,还没等反应过来,上官玲珑就跟着李书瑶离开了。
门外。
上官玲珑紧紧跟在李书瑶身后,问道:
“小姐,今日苏先生讲的课......我有些不懂。”
“为何用银子代替粮食便可以让大夏的朝廷收入增加?”
“这其中不是都会有损耗吗?“
苏逸说的每一个字她都能听懂,但连在一起就复杂高深了。
上官玲珑总感觉理解起来,好像与他想表达的东西之间隔了一层云雾。
李书瑶思绪有些乱。
刚才苏逸扶她起身的一刻,好像突然心神不宁。
不知为何。
耳朵都热了。
“粮食损耗因为运输消耗,换成银两则不用。“
“这部分的支出是单独算的。”
她嘴上回答。
心里想的却是苏逸喝茶时的样子。
思绪完全不在答疑上。
丘睿追上来,听到上官玲珑的问题,直言道:
“小姐的意思是,以往以粮食征税,损耗不定,任由地方官员拟定,但现在换成银子则不同了,报上来多少数目便实打实的收到多少税银。”
说完,不确定的看看李书瑶,眼里带着几分征求的意思。
可现在她完全没考虑这些。
只是点点头。
“对,丘老说的对。”
上官玲珑忽然发现陛下似乎和平常有些不同。
似乎是......没了平日的淡然。
像是有些心不在焉?
“小姐,是不是刚才苏先生讲的有什么不对?“
“还劳烦指点一二。”
她以为李书瑶察觉到了苏逸的错误。
所以才一路沉思,不怎么说话。
但李书瑶的想法完全不是那样。
甚至说她自己都很陌生。
“没,没什么不对的。”
她长长的深呼吸一口气,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局促。
“我累了,有什么问题明日再说吧。”
李书瑶感觉自己脑子里好像一片空白,今日的事只能依稀记个大概。
其余的全都是苏逸搀扶她。
还有那句“明日再见”。
甚至最后,一路上都再没有多说一句话。
......
次日晨会。
众臣分列大殿两旁,山呼万岁。
一夜未得好眠的李书瑶面容有几分疲倦。
“众爱卿平身吧。”
户部尚书李茂上前一步,对着众人,率先开口道:
“先前商定户部开设税银司的事,诸位可还有意见?”
“此事已在内阁中商讨过了,若是没有异议,便即刻着手拟定在地方官府推行。“
作为百官参与的晨会。
多半说事情就是通知一声。
百官知会后,走个流程。
可今日却有些不同凡响。
“李大人,此事事关重大,要牵连大夏无数地方官府,为何要在刚刚结束征讨南越的节骨眼上推行?”
“这不是为六部额外增加压力吗?”
翰林院一名官员挺身而出。
高声直言。
翰林院原本是皇帝智囊团,每届科举的前几名才有资格进入。
他们多半是初出茅庐,刚进官场的新人。
正因如此,语气比一般大臣更耿直。
李茂淡淡看他一眼。
“这是陛下的意思,你有何异议?”
那官员刚想反驳。
丘睿却站了出来。
“臣赞同!”
自从昨日见过苏逸后。
他的观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谁说政令只能从过往经验教训总结的?
若是他们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全都是对的话。
那以前的王朝也不会覆灭了。
正因如此,才要积极进取,励精图治谋求变革。
不知不觉中。
丘睿已经从中立的保守派变成了改革派。
一改原先“装聋作哑”的样子,开始有自己立场了。
那官员一听,连丘睿都赞同了,顿时没了声音。
不过,丘睿说完后,却又继续说道:
“大夏当前国库空虚已久,每年征税看似增加,实际国库入账的却连年亏损,若再不想办法,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你们扪心自问,这法子除了有损地方世家的利益意外,能挑出什么毛病吗?”
丘睿情真意切,字句铿锵。
说的不少大臣面面相觑,都不敢说话了。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断人财路如同谋财害命。
即便说的天花乱坠,朝中那些依仗着世家大族鼻息生存的官员们还是会提出反对。
“丘大人,您是礼部尚书,将手伸的这么远,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开口的是新任工部侍郎吴俊安。
刚刚接替了因为修缮京中道路不利而被裁撤的前任工部侍郎。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他看来,垂垂老矣,马上就要回家致仕的丘睿无疑是最好的政敌。
无需自己耗费口舌多争辩。
熬几年这个老头子自然就回乡了。
踩着他的名气上位,再合适不过。
可惜。
这次他的如意算盘却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