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站在安庆城中的临时指挥所内,众将领环绕身旁,气氛热烈而凝重。
秦虎率先抱拳进言:“大帅,如今我军虽顺利拿下这三府,但根基未稳。
末将以为,可就地招兵,此四府人口众多,不乏精壮之士,若能将其招募入伍,加以训练,不但能充实我军兵力,还可使当地百姓与我军利益相连,更利于稳固统治。”
张献忠微微点头,未及言语,徐以显便开口道:“大帅,秦将军此计虽有几分道理,然就地招兵耗时费力,且新兵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短期内形成强大战力。
依属下之见,不如调湖广地区一半二线部队过来驻防。
湖广地区历经大帅经营,二线部队亦颇具规模与纪律,调其前来,可迅速填补兵力空缺,且能以老带新,确保四府之地安稳无虞。”
张献忠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道:“秦虎之言,意在广纳本地人力,徐以显之策,求于快速稳定局势,各有优劣。
诸位将领,你们意下如何?”
周铁蛋思索后道:“大帅,末将以为可双管齐下。
先调湖广二线部队前来,以其为骨架,迅速构建防御体系。
同时,在四府之地展开招兵事宜,徐徐图之,待新兵练成,我军在这江南之地便可高枕无忧。”
张献忠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计甚妙。
既兼顾当下之急,又着眼长远。那便依此行事,即刻传令湖广,调兵前来。
至于招兵之事,秦虎,就由你负责统筹,务必要挑选出忠诚可靠、体魄强健之士。”
秦虎领命,高声应道:“大帅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为我军扩充精锐。”
徐以显亦拱手道:“大帅英明,如此安排,可保四府之地万无一失,亦为我军后续进军应天府奠定坚实基础。”
张献忠踱步至窗前,望着城中渐趋平静的街巷,沉声道:“我军一路征战,每一步都关乎成败。
这四府之地,乃是我军在江南的根基,不容有失。
诸位务必齐心协力,待兵强马壮之时,便是我军与那大明正统一决雌雄之日。”
众将领齐声高呼:“愿为大帅效死,共创霸业!”
随着命令的下达,各方迅速行动起来。信使快马加鞭赶往湖广,传达调兵指令。
湖广地区的将领们接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精心挑选出一半二线部队,筹备物资,整军待发。
秦虎则在庐州府、池州府、太平府、安庆府四地张榜招兵,告示写明入伍的优厚待遇和光明前景。
一时间,四府之地的青壮年们奔走相告,不少人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张献忠大军威名的敬畏前来报名。
秦虎亲自坐镇招兵处,严格把关,挑选出那些身体强壮、眼神坚定的男子。
数日后,湖广的二线部队陆续抵达。
他们军容整齐,虽然不及一线精锐,但纪律严明,经验丰富。
张献忠安排他们分别进驻四府的关键城池和战略要地,与原有部队交接防务,开始熟悉当地地形和民情。
在新兵招募方面,也初见成效。各地的新兵营中,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秦虎时常巡查,亲自指导新兵们的训练,传授他们战斗技巧和军事纪律。
一日,张献忠召集众将领议事。徐以显率先汇报:“大帅,湖广调来的部队已顺利驻防,目前各地局势稳定,暂无异常。”
秦虎接着道:“大帅,新兵招募进展顺利,已招募近万人,经过这段时间训练,他们已初有模样,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我军的得力战力。”
张献忠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不过,我们不能安于现状。
应天府那边迟早会有所反应,我们要加快整军备战的步伐。
情报工作也不能放松,密切关注各方动态,尤其是应天府和周边敌军的动向。”
陈情令拱手道:“大帅,末将已安排多批探子,散布在各处要道和城镇,一有消息,定会及时传回。”
张献忠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诸位,我军的目标是天下。
如今这四府只是开端,我们要以此为跳板,继续扩充实力,积累粮草军备。
待时机成熟,大军东进,直捣应天府,推翻大明统治,建立属于我们的王朝!”
众将领闻言,皆热血沸腾,齐声高呼:“推翻大明,建立新朝!”
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张献忠的大军正厉兵秣马,准备在这乱世中掀起惊涛骇浪,改写历史的进程。
在紧锣密鼓的备战过程中,张献忠深知粮草与军备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兵力的扩充。
他派遣了经验丰富、擅长经营的甘良臣负责统筹四府之地的粮草征集与调配。
甘良臣领命后,深入各地乡间田野,与当地的乡绅富户及百姓协商,一方面鼓励他们踊跃捐献粮草以支持大军的宏图伟业,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合理的补偿与交易,使得百姓虽有付出但并未心生怨恨。
而在军备方面,张献忠启用了精通器械制造的赵勖武。
赵勖武在安庆城外设立了规模宏大的军备作坊,召集了四府之地及周边地区的能工巧匠,全力打造兵器甲胄。
在他的督造下,一批批新式武威枪、坚固的盾牌以及精良的刀剑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不仅满足了新兵的装备需求,还对原有部队的军备进行了更新换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兵们的训练成果日益显着。
在一场由张献忠亲自检阅的军事演练中,新兵们与老兵协同作战。
他们熟练地运用十连发步枪进行射击,火力密集而有序,随后又在近身格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逐渐精湛的武艺。
张献忠看着台下生龙活虎的士兵们,心中暗自点头,对未来的征战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探子来报,应天府方面因安庆及周边三府的失陷而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
南都内部对于如何应对张献忠的大军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主张出兵围剿,有的则力主求和。
而在军事部署上,也因各方势力的相互掣肘而进展缓慢。
张献忠得知这一消息后,召集众将领再次商议。
他目光炯炯地说道:“此乃天赐良机,应天府如今内忧外患,自顾不暇。
我们当抓住这个机会,提前发动进攻。诸位以为如何?”
周铁蛋兴奋地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大帅,末将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我军如今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定能一举攻克应天府,占领大明南都!”
徐以显则较为谨慎地进言:“大帅,虽说应天府局势混乱,但毕竟是大明的南都,底蕴深厚,城防必定坚固。
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作战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张献忠微微点头:“先生所言甚是。
我们可兵分三路,从太平府进军应天。
一路由秦虎率领,从正面直逼应天府,吸引敌军主力;
一路由陈情令带领,绕道侧翼,攻击敌军薄弱环节;
本帅则亲率主力,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同时,利用我军的十连发步枪和火炮优势,在攻城时给敌军以重创。”
众将领纷纷点头称是,对这一作战计划表示赞同。随后,全军上下迅速进入了战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士兵们加紧磨砺兵器,检查装备;
将领们则反复研究作战地图,细化作战方案。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张献忠率领着他的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东进应天府的征程。
一路上,大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夹道观望,有的甚至主动为大军提供食物和水源,似乎预感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