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夜读全唐诗 > 第490章 享先农乐章之三《雍和》

第490章 享先农乐章之三《雍和》

    享先农乐章之三


    溯源《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雍和》:领略唐时祭农盛典的精神气象


    在唐代灿烂的祭祀文化长河中,《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雍和》宛如一颗明珠,以庄重典雅的语言、精妙入微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农业的尊崇,以及对神灵庇佑农业顺遂的殷切祈愿。其原文如下:


    前夕视牲,质明奉俎。


    沐芳整弁,其仪式序。


    盛礼毕陈,嘉乐备举。


    歆我懿德,非馨稷黍。


    译文


    祭祀前一晚巡视祭祀用的牲畜,天刚亮就供奉上盛着祭品的祭器。


    众人沐浴熏香、整理好礼帽,严格按照仪式的顺序进行。


    隆重盛大的礼仪全部陈列展示,美妙的祭乐也纷纷奏响。


    祈愿神灵享用祭品,垂爱我们美好的德行,而不仅是因为祭品中粮食的香气 。


    一、精巧严密,层层推进的章法结构


    全诗虽仅四组七言,却凭借精巧的布局,营造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艺术效果。开篇“前夕视牲,质明奉俎”,点明祭祀前夕视察祭祀用牲,次日黎明敬献祭品,清晰交代祭祀流程,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沐芳整弁,其仪式序”紧承首联,描绘祭祀者沐浴熏香、整理冠冕,有条不紊地进行祭祀仪式,生动展现出祭祀的仪式感,使诗歌的情感愈发深沉。“盛礼毕陈,嘉乐备举”则将视角拓展至整个祭祀现场,众多礼仪一一陈列,美妙的音乐奏响,全方位展示祭祀的庄重与规范,将诗歌氛围推向高潮。尾联“歆我懿德,非馨稷黍”直抒胸臆,祈愿神灵歆享自己的美德,而非仅仅是祭品,进一步表达对神灵恩泽的祈求与赞美,将诗歌情感推向顶点。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让诗歌情感表达自然流畅,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二、丰富深邃,寓意独特的意象象征


    1. “前夕视牲,质明奉俎”:“视牲”“奉俎”作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环节,象征着祭祀的严谨规范。在古代,对祭祀用牲的挑选和祭品的敬献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出祭祀场景的庄重神圣,体现了古人对祭祀的高度重视。


    2. “沐芳整弁,其仪式序”:“沐芳”即沐浴熏香,“整弁”指整理冠冕,这些行为不仅是对自身的清洁和装扮,更象征着祭祀者内心的虔诚与对神灵的敬重。通过这两个意象,生动展现出祭祀仪式的神圣性和规范性,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3. “盛礼毕陈,嘉乐备举”:“盛礼”指代盛大的祭祀礼仪,“嘉乐”表示美妙的祭祀音乐,二者象征着祭祀的庄重与规范。众多礼仪的陈列和音乐的奏响,营造出庄重而热烈的祭祀氛围,彰显出祭祀活动的盛大与神圣。


    4. “歆我懿德,非馨稷黍”:“歆我懿德”表达了希望神灵享用自己美好品德的祈愿,象征着神灵的恩泽和对祭祀者的认可;“非馨稷黍”则强调祭祀的诚意并非仅在于祭品的丰盛,更在于祭祀者内心的虔诚,进一步表达对神灵恩泽的祈求与赞美。


    三、诚挚热切,和谐共生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围绕祭祀先农之神展开,通过对祭祀场景和仪式的细致描绘,深刻表达了对农业的尊崇与对神灵庇佑的祈愿。对祭祀庄重性的刻画,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神灵恩泽的祈求,表达了对农业丰收、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在古代祭祀文化中,人们坚信农业的丰收离不开神灵的庇佑,通过庄重的祭祀仪式,可以与神灵建立和谐的沟通,获得神灵的护佑,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和谐共生。这首诗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生动体现,字里行间饱含着古人对农业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四、精妙高超,相得益彰的艺术手法


    1. 对仗工整:诗歌在语言运用上极为讲究,对仗十分工整。“前夕视牲,质明奉俎”“沐芳整弁,其仪式序”等对仗句,不仅在形式上使诗歌整齐美观,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如优美的乐章;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丰富了诗歌的内涵,相互映衬,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2. 象征手法:诗中运用“视牲”“沐芳”等丰富的意象进行象征,将抽象的情感和祭祀的意义具象化,生动地展现了祭祀的庄重、神灵的威严以及人们的祈愿,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诗歌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更易被读者领会。


    3. 情景交融:诗歌巧妙地将祭祀场景与祭祀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庄重肃穆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在描绘祭祀活动的同时,融入对祭祀者内心世界的刻画,让读者在感受祭祀庄重性的同时,体会到祭祀者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五、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历史地位


    《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雍和》作为唐代祭祀乐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祭祀文化和礼仪制度,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精神世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成为中国古代祭祀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祭祀文化的传承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