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夜读全唐诗 > 第481章 祭神州乐章之一《迎神》

第481章 祭神州乐章之一《迎神》

    祭神州乐章之一


    《唐书·乐〔志〕(章)》曰:太乐旧有祭神州迎送神词二章,不详所起。


    剖析《祭神州乐章·迎神》:古韵中的敬地祈愿


    《祭神州乐章·迎神》以四言古诗的形式,凭借庄重肃穆的语言、丰富精妙的意象,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大地之神的尊崇敬畏与虔诚祈愿。其原文如下:


    黄舆厚载,赤寰归德。


    含育九区,保安万国。


    诚敬无怠,禋祀有则。


    乐以迎神,其仪不忒 。


    一、严谨规整,层层递进的章法结构


    诗歌虽短短八句,却布局精巧,层次分明,极具节奏感。开篇“黄舆厚载”,以磅礴之笔描绘出大地的广袤无垠与雄浑厚重,为全诗奠定雄浑庄严的基调。紧接着“赤寰归德”,视角由大地拓展至天下,寓意世间万物对大地之神的诚心归附。“含育九区,保安万国”进一步深入,展现大地之神滋养万物、护佑天下的无边恩泽,将对大地之神的歌颂推向高潮。最后“诚敬无怠,禋祀有则。乐以迎神,其仪不忒”,从对神灵的赞美,转向对祭祀仪式的刻画,突出祭祀过程的庄重肃穆与虔诚恭敬。这种环环相扣的结构,让诗歌情感表达层层递进,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引领读者深切体会古人对大地之神的敬畏之心。


    二、丰富多元,寓意深刻的意象与象征


    1. “黄舆厚载”:“黄舆”作为大地的象征,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大地的外在形态,更深刻体现其承载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古人的认知里,大地宛如一位默默奉献的母亲,孕育并承载着世间的一切生命。


    2. “赤寰归德”:“赤寰”代表天下,寓意着天下万民对大地之神德行的敬仰与归附。这一意象揭示了大地之神在古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其庇佑的依赖。


    3. “含育九区,保安万国”:“九区”和“万国”泛指天下各地,通过这两个意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大地之神的恩泽如同阳光雨露,遍及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滋养万物生长,守护国家安宁。


    4. “诚敬无怠,禋祀有则”:强调祭祀时内心的虔诚和行为的规范,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尊崇,反映出祭祀活动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5. “乐以迎神,其仪不忒”:描绘了以音乐迎接神灵的场景,象征着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规范的祭祀仪式,表达了人们渴望得到神灵庇佑的美好愿望,也体现了古代祭祀文化中追求人与神和谐共处的理念。


    三、真挚深切,和谐共融的情感表达


    诗歌通过对大地之神恩泽和威严的生动描绘,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大地之神的由衷崇敬与恳切祈求。同时,对祭祀仪式的细致刻画,深刻展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虔诚。在古代祭祀文化中,人们相信通过庄重的祭祀仪式,可以与神灵建立起联系,获得神灵的庇佑。这首诗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古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神灵和谐关系的追求。


    四、精湛高超,相得益彰的艺术手法


    1. 对仗工整:诗歌在语言运用上极为讲究,对仗工整。如“黄舆厚载,赤寰归德”“含育九区,保安万国”,不仅使诗句在形式上整齐美观,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恢宏。


    2. 象征手法:大量运用“黄舆”“赤寰”“九区”“万国”等意象进行象征,将抽象的情感和概念具象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大地的广阔、神灵的恩泽以及天下的归附,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3. 情景交融:诗歌将对大地之神的崇敬之情与庄重的祭祀场景有机融合,让读者在感受祭祀氛围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古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历史地位


    《祭神州乐章·迎神》作为唐代祭神乐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祭祀文化和礼仪制度。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和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也为后世研究古代祭祀文化、社会风貌以及文学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首诗凭借其庄重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祭祀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祭祀文化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