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 第140章 结束了吗

第140章 结束了吗

    有人负责登记战功,有人搬尸积成小山。


    匈奴盟军见此情景不敢上前,只在远处观望。


    夜深时,尸体堆成的山似狼烟升起,灰烬如雪飘落于梅荠县城上空,象征着匈奴的衰败。


    此次战役斩首逾十六万。


    大火照亮天空,久久不灭。


    段授确信,只要骠骑将军不死,南匈奴不敢再反叛大汉。


    黎明时分,军队结束清理工作,向北走十里扎营以避开暑热。


    帐中,段授记录了战争前后详情及损失情况,并表示将带领大军北上,询问是否要停留在善无并与周慎协同包抄鲜卑主力进行围歼。


    两日后。


    平城关的帅帐内,刘沐拿着军事报告,各级将领在屏息凝神地听着。


    “宗远,你拟定诏书。”


    “授予护卫队长王戎‘安远侯’称号,封食邑三百户,并升任为介士校尉;封牛行为期思亭侯;段授战功卓着,带领大军剿敌十六万,封为杞乡侯。”


    “通知段授留下护送商队,其他军士急返平城关。”


    “将战报复制后发送至并州各个地区,捷报由督尉上报洛阳。”


    初步拟定了封侯奖励,


    具体晋级仍需详细统计。


    这一役双方生死相搏,尤其是段威营与匈奴盟军损失惨重,合计阵亡近九千人,伤亡人数达三万余。


    龙骧、护商、以及周慎三营受损较小,


    看起来像是更大的胜利果实。


    众将领听得屏住呼吸,


    心中渴望再次出征,建功立业。


    “封侯啊……”华雄羡慕不已。


    张杨、吕布、宗远等人又何尝不是。


    此刻的他们都想立即攻入边关,砍下魁头的人头。


    “宗远?”


    良久未闻回应的刘沐呼唤道。


    “骠骑将军。”


    宗远颤抖着手研墨,问:“将军,除魁头外还有什么敌人能获封侯?我要拼命杀一个。”


    “骠骑将军!”


    “附议!” 华雄、张杨和吕布也纷纷应和。


    “文远,你的队伍已经封了一位中郎将和定远侯校尉,你不加官进爵的话,很难让人服气吧。”赵云打趣张辽说。


    “嗯?” 张辽蹙眉思考。


    他后悔当初在萧关没抓住那次立功的机会……


    若早知今天的情景,他一定竭尽全力获得封侯。


    “骠骑将军。”最终张辽咬牙说道,


    众人皆心知肚明——为了争夺这份荣宠他们势在必行全力以赴,开启对北部的征服之战。


    “不用急。”


    刘沐继续写道:“魁头,步度根,扶罗韩都可被赐封为亭侯;而轲比能,弥嘉也可被授予同样的封爵。至于素利、弭加等东部大人则给予关内侯地位。”


    将领们都眼热起来,吞了吞口水。


    “末将若是能够擒斩两位敌首,能否成为乡侯?”吕布迫切问道。


    “当然。”


    “只要你办得到。”


    竹筒里密封着写好的文书和朱砂红泥的印记。“末将在前开路!”


    吕布无奈地看着赵云。


    “文远将军。” 赵云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怨念:


    不仅是为了干枣的事情,


    更在于每日学习技艺的机会。


    刘沐交托竹简和玉符,嘱咐史阿送抵皇宫,“另派人到陈国转告父王,


    改写版本:


    这场聚集行动的目的明确,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田姓家族的财富并防止他们继续扰乱后方稳定。只要此战能够胜利,他们可能面临禁官或入狱的命运,但不会有更重的刑罚。


    “你每天到这里来做什么?”


    规划营帐布置的同时,郑勇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林涛。


    “子远。”


    “某只是想看清世人的真心。”


    林涛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失望地摇了摇头:“某希望看到这些人能否知错,心中是否有悔恨之意。可惜直到现在,见到的仍是高傲的态度和自认为能安然离开的幻想。”


    “背后之人恐怕非常势力庞大。”


    郑勇按刀转身,瞥了角落中的陈毅一眼。


    “田家啊,”


    “这可是连续四代有三朝宰相的大族。”


    “而且可能不止是他们一家。”


    郑勇与林涛并肩离开,轻声叹息:“州府沦陷对田家又有什么好处?不过是争权夺利的结果。”


    权力斗争确实复杂且残酷。在强大的权力面前,即便是同僚也能成为敌人。


    美郡之战震惊整个国家。捷报传至京城,百姓们欢呼雀跃,城内一片沸腾,大家激动万分庆祝胜利的消息。


    南阁玄武殿上,皇帝李宏亲自撰写封爵书,决定嘉奖此次战役有功之人。“朕早料到他在并州会有所动作,却没想到能彻底击溃叛军。然而此时并非大肆庆祝之时。”


    李宏放下玉玺,平静地说:“圣人云,长寿而不死便是贼。如果我没记错,操弄之人是袁基,袁隗去了哪里?他打算给董卓留下遗言吗?”内侍张福恭敬回复,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惶恐不安。


    随着命令传出,并州将经历更大的变局,汝南田氏必须为他们的行动付出代价……


    ---


    第113章 董卓、袁隗与汝南田氏的困境


    “颁布诏书天下周知。”


    站在廊槛边,遥望并州方向,李弘感慨良多。


    回首往事,在年少意气时遭受的一系列打击,让其深深明白,即使身为天子也会受制于士族的利益。为了帝国未来的光明,为了实现理想,他不会退缩也不会后悔。


    河东太守府内,来访的袁嵬面带忧容,神情严肃。


    “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坐在下方的董明心中虽怒却只能忍气吞声。他是袁氏门下的学子,一生注定贴上了这个大族标签,自然不能表现出敌对的姿态。


    “这年轻人真狠啊!”十几万性命就这样消逝……


    袁嵬饮尽茶盏里的水,稍感释怀。“咳。”


    董明不作声。他清楚形势,绝不愿意追随老者的垂死挣扎,断送自己前途。他选择了保持沉默,不做任何回应。


    “华将军与段将军难道不是真的作战吗?”袁巍的声音充满了愤怒。


    董明凝视北疆方向,“面对骠骑亲征,每个士兵都会尽忠职守,无论是否情愿。先生应该明白这是必然。”


    “那么明白又能如何?”


    董明叹了口气,“您即便能力超凡也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想要借助河东军阻止骠骑大军是不可能的。”


    “是啊……确实办不到。”


    两位当事人各怀心思,一个深知局势不可逆转,一个仍在努力寻求生机。然而,并非任何人可以违背民意与大势,在此时代下,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如果有一天,飞鹰将军下令让他的军队攻破黄河防线,冲击京都,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追随他奋勇杀敌,某的头颅会成为他们封侯的资本。”


    吕布未作迟疑,断然拒绝。


    为了一座关卡调动军队来对抗飞鹰将军?


    袁公真敢想,这不仅是求自保,更是想要拉着他一起去死。


    “哼。”


    袁公苦笑道:“一个身披甲胄、执掌兵权不过三年的年轻人,竟让你们如此敬服,连你这个董中郎也将自己置于他麾下为他奔波?”


    “袁公。”


    “次阳老先生。”


    吕布面带恼怒,喝道:“普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拒绝袁氏的征召,这源自你们多年来的权力积累;对士兵而言,飞鹰将军就如同袁氏在士人中的地位一样;不对,应该说你们袁氏才像飞鹰将军。希望你不要太自负。”


    “好了。”


    “你不答应也罢了。”


    袁公走到门前远眺并州大地,沉重说道:“从最近捷报看,并州必然已被清肃,我怀疑这位刘将要对付整个并州的地方豪族。若是他班师回朝之后,有谁能抵挡得住他?”


    “自行了断吧。”


    吕布思索许久后开口。


    他清楚刘军的残忍性,“必戮”并非空话,而是不折不扣的事实,恰如当年六部外戚犯叛,全家被斩首以示威惩处。


    所以仅十六万无辜之人在那次战役中丧命,只是开始。无人知晓城外还会有多少人流血丧命。


    “董中郎。”


    “袁家送你一阵风暴,”


    袁公眼中充满了决然,说道:“若你杀了某并枭首送往京都,就说是为了伏击回朝的刘将军而谋反失败。这样你既没有背叛朝廷也没有背离飞鹰将军,此事便以我的性命告终。”


    “怕是还不够。”


    外面突然传来李儒的声音。


    吕布心中一惊,忙问:“文儒,莫不是并州已有消息了?”


    “正是。”


    李儒进门后恭敬地说:“九郡封锁已经解除,但超过八成士族家族财产被没收,家人则被带走至平城,若有抗争的则由大军彻底平乱,所有武器都被没收或销毁”。


    “那祈县王家是否平安?”袁公正言问道,显然非常震惊与不安。


    李儒摇头表示否。“第一的是上党冯陈一家,第二便是祈县的王氏”。


    “结束了。”


    “一切真的终结。”


    袁公子虚脱般倒在椅子上。


    他最可怕的预想应验——刘将军确实对并州的所有地方豪族下手。那么即使像袁氏这样四世显赫之家又有何不同,这场战事一旦完结,必将沦为囚徒或者被诛杀。


    “结束了吗?”


    吕布的神情也有些黯然。回想过去,在凉州初露头角时被袁氏推荐为武卫将领的经历。而今大树将倾,受过帮助的人也会遭受波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