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 第120章 一银甲小将来投靠

第120章 一银甲小将来投靠

    良久,贾诩开口:


    “明公的意思是在通过加封来提醒自己,并借此鞭策自身,不知臣是否领会正确?”


    听了贾诩的话,曹操朗声笑道:“知我者,文和也。”


    “没错,我正是这样想的。


    我打算加封寇封为大将军,不过这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战略,不知道你等能否明白?”


    面对这一询问,程昱与贾诩纷纷摇头,装作不解。


    一旁的司马懿则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丞相是否担心寇封会称王,因此打算通过封赏暂时稳定他的心态?”


    此言一出,曹操的眼中瞬时闪过不易察觉的杀意。


    尽管他不得不重用司马懿的才能,却又不得不对其小心提防。


    “仲达所说,深合我意。”


    接着,曹操继续分析:“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一方霸主,占据了四州之地。


    如果不出意外,交州很快也会归顺于他。”


    “这样一来,一旦控制了整个南方,成就超过战国时期吴、楚两国的寇封怎能没有称王的想法呢?”


    曹操这么做并非完全没道理。


    当前皇帝仍有其实用性,尤其是还有益州未被平定。


    若天下二分,这傀儡皇帝也就失去了作用。


    另一边,寇封班师返回江夏,刚一抵达,便迎来朝廷使者。


    他顾不上回家,即刻召集众人前往江夏大殿等待宦官宣读诏书。


    此时此刻,虽然天子的权威已经不再显着,但接受这封诏书仍是为了赢得更好的名声。


    天下局势明朗化,实际上只剩寇封与曹操之间的争斗,以及刘璋和张鲁作为变数。


    然而,寇封依然愿意接受来自朝廷的承认。


    寇封的仁义之举显然是真心为百姓着想。


    因此,给这位皇帝一些体面也并非没有道理,借此可以在道义上占得优势。


    比如未来曹操征讨寇封时,寇封可以反击说曹 ** 压皇帝,早已存有不忠之心。


    这样一来,在道义上就会更有说服力。


    在大殿之上,宦官在刘伯温的带领下并未让寇封跪地接旨,而是直截了当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征南将军寇封文武双全,平定了刘备、孙权的 ** ,此等功绩值得嘉奖。


    特此加封寇封为大将军,位居武将之首,并享有开设三府的权力,掌管天下兵马。”


    “更进一步,加封寇封为楚侯,其麾下官员将士由其自行任命,钦此!”


    听到这样的封赏,无论是寇封还是其他官员如诸葛亮、刘伯温和黄忠等人的表情瞬时凝重起来。


    然而很快他们的脸上便显现出狂喜之情。


    毕竟大将军一职地位仅低于皇帝,在整个武将体系中位列第一,手握所有兵力!


    此刻,即便是权倾一时的曹操也仅仅是丞相而已。


    从朝廷的角度看,文官与武官并无绝对高低之分——一位主管内政事务,而另一位则负责军事指挥。


    和平时期,由于手中掌控军队的大将军自然更具权威。


    然而,汉末乱世之下,这两个职位更像是名义上的区分罢了。


    就连所谓的皇帝也不过是个傀儡。


    实际上,无论是曹操或寇封手下拥有的大军数以十万计,即使如汉中的张鲁也有五、六万士兵!


    于是,这一封号赋予了寇封足够的正当性去安排下属的文武官职。


    早前寇封因为快速提拔了一些武将,像岳飞这样已晋升到了从三品的位置。


    而作为征南将军的他自己那时其实也才正三品级别。


    所以这次加封后,有了新的考量空间。


    但此刻寇封并没多思考这些。


    在听完了宦官宣读后,他恭敬遥拜接旨,表示道:“臣感谢陛下恩赐,请转达陛下心意。


    我定会厉兵秣马,几年后再北伐曹贼,拯救陛下于水火之中!”


    这话一出,宦官大悦离去。


    待众人再拜贺喜时,纷纷说道主公如今与曹操平起平坐,在官职方面达到了对等地位,并且以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的身份来看,曹丞相应该算僭越了权力边界。


    面对这些恭维之语,寇封只是微笑应答:


    “曹操的确有手段,但若以为我会被这样的招数蒙骗成袁绍之类的人,怕是低估了我。”听完此言后,诸葛亮、刘伯温和庞统三人皆深以为然。


    他们都明白曹操此番举动背后的深层用意,只不过先前大家都在兴奋之中不便提醒,现在看到主公自有一番见解之后,则顺势响应表示赞同。


    “主公说得很对,曹操这次给主公封为大将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暂时稳住主公。”


    “现今的十三州中,只剩下益州和交州还未被主公或曹操所控制,二分天下的局势已经愈发明显。”


    “因此,曹操希望以这种方式让主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就像当初袁绍那样,给人一种敌人虚弱的错觉。”


    “又或者,曹操认为此举可以激励自己,如同在官渡之战前,把主公当作目标来重整旗鼓。”


    听到刘伯温这一分析,寇封深感此言有理。


    想必这便是曹操的意图所在。


    “伯温说得不错。


    如今扬州、徐州都已经归入我的领地,诸位认为,应选何人出任扬州刺史和徐州刺史?”随着寇封谈及正事,众文武皆面露庄重之色。


    毕竟委派地方官员是件大事,需要谨慎考虑。


    诸葛亮首先发言:“主公,江东地区豪门林立,虽然主公早些时候查处并惩治了几个作恶多端的世家,但顾雍、步骘、张昭、鲁肃、陆逊等家族依旧不可小觑。


    所以扬州刺史人选必须是对主公绝对忠诚的人。”


    “基于以上考虑,我推荐马良担任扬州刺史,他才华出众且对主公极为忠诚。”


    诸葛亮言及于此,庞统也点头表示认同,而刘伯温则面露犹豫。


    庞统与诸葛亮本身均出自世家大族,他们深知寇封并不特别看重世家出身,这从寇封最倚重的人物如寒门出身的刘伯温和岳飞便可见一斑。


    而且,赵云和戚继光这样的普通百姓在寇封面前也得到了重用。


    不过,对于具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寇封还是会网开一面,甚至加以提拔。


    刘伯温继续发表意见:“主公,扬州历经孙家三代统治根基深厚,除马良担任刺史外,还需选派一员干练大将驻守,这样才能确保扬州无失,也可作为对交州用兵的后盾。”听完刘伯温和诸葛亮的话,寇封似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寇封实力增长和幕僚队伍扩大,内部的派系矛盾也在逐渐显现。


    旧有的豪强势力和新兴的贵族势力都在试图争取更多资源和话语权。


    尽管目前大多数将领和文臣都是来自普通平民或新崛起的小门户,在追随寇封后形成了新兴力量。


    而荆州派如庞统、诸葛亮自然倾向于举荐荆州籍人士如马良任要职,这也无可厚非。


    刘伯温此番提议也是为了让各股力量之间达成平衡,确保所有效忠人员,尤其是系统召唤来的人物,都对寇封尽忠竭智,将个人利益置主公事务之后。


    就在此时,系统的声音忽然响起,“叮,恭喜宿主获得随机超一流猛将一位,是否立刻召唤?”


    寇封装出沉思的样子,心中却已决定召唤!


    这突如其来的一位顶级武将投靠,对于寇封来说还是头一回遇到,他自然对其充满期待。


    这就像是前世开盲盒一样,永远不知道下一件是什么样的惊喜,多几分未知就多几分期待。


    如果能得一员超强战将,那种畅 ** 是普通人难以体会的。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超一流猛将薛仁贵,触发暴击奖励,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同时出世!”


    听到脑海中响起的系统声音,寇封也愣住了!这次不仅得到薛仁贵,还得到了他的儿子薛丁山!虽然眼前的薛丁山现在只是个小孩,但他的未来发展却不比他父亲逊色多少。


    之前的岳飞降生时还是单身,因此后代中的猛将如《说岳全传》中的岳云、岳雷等并没出现。


    寇封希望未来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岳云能够顺利出生,并发挥原本甚至超越原来的实力。


    而随着薛丁山随其父降临,这意味着十几年后,薛丁山成长起来,也会成为与薛仁贵相当或更加出色的将领。


    “叮咚,薛仁贵属性值如下:”


    **薛仁贵**


    - **武力**:102


    - **智力**:90


    - **统帅**:98


    - **政治**:88


    - **魅力**:87


    - **忠诚度**:100(死忠)


    “叮咚,薛丁山目前年龄尚小,无法查看属性值!”


    听到系统提示后,寇封也明白儿子的成长与潜力取决于家庭教育和个人经历的重要性。


    即便仅获得薛仁贵已足够值得高兴,如今多了未来的名将之子薛丁山,更让他喜上加喜。


    虽说薛仁贵是一名出色的战略家和战将,但他与岳飞、戚继光这样的历史名人相比仍然有些差距,在统帅能力方面未能进入超级一流的行列。


    正在寇封与部下商议事务时,一个小校报告说江夏城外有一银甲小将来投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