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贡院重新开考。
这一次,防范措施更加严密。不但增加了禁军把守,连考官都几乎全部换了新人。
\"这次的考官都是谁?\"林焱问影堂密探。
\"大多是从外地临时调来的。\"密探回答,\"而且都是些清官,没什么党派色彩。\"
林焱点头。老太师这一手很妙,用清官来主考,谁都挑不出毛病。
进入考场后,林焱发现座位也重新安排过。那些权贵子弟被分散开来,不再扎堆。显然是为了防止串通。
\"今日考经义。\"考官宣布,\"诸位小心答题。\"
林焱展开试卷,看到题目是《论语》中的一段: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好题目。\"他暗赞。这哪里是在考经义,分明是在考政见。
确实,这段话讨论的是治国重点:足食、足兵、民信。而在当前朝局下,这三点恰恰都出了问题。
朝廷粮饷不继,边军战力不足,吏治腐败让百姓失信。这简直就是现状的写照。
林焱沉思片刻,开始答题:
\"夫政之要,在于三者:养民、卫国、取信。此三者缺一不可,然轻重有序...\"
他的笔下不疾不徐,将这段话的深意一一剖析。不只是讲经义,更是借古喻今。
\"养民足食,乃安邦之本。然今日之弊,在于何处?在于制也。夫粮食不足,或因天灾,或因人祸。天灾难防,人祸可除。今日之弊,多在人祸...\"
这段话可谓辛辣。点出了当前粮食问题的根源: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那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才是真正的祸根。
\"至于足兵一事,古人云:''国虽大,好战必亡。''然则今日边患频仍,当如何应对?臣以为,当先革除军中积弊,而后再议强兵之策...\"
这更是直指军中弊病。那些贪污军饷、临阵脱逃的将领,才是边患的根源。
正写到这里,忽听见不远处有人惊呼。原来是有考生在文章中引用了一些禁忌的典故,被考官当场指出。
\"这也要管?\"有人小声抱怨。
林焱却明白这其中的深意。那些典故多与亡国之君有关,在这种时候引用,无异于大不敬。
继续写道:
\"至于民信一事,此乃根本。古人云:''民无信不立。''今日吏治腐败,民心尽失,当如何挽回?臣以为,当从三方着手:其一,严惩贪官,以正视听。其二,选拔廉吏,以为表率。其三,改革弊政,以兴民心...\"
这番议论可谓切中要害。既指出了问题,又提出了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正气。
写完这些,又补充道:
\"然则此三者之间,轻重缓急,当如何取舍?古人重民信,诚然有理。然臣以为,当今之计,当以足食为先。何也?民不足食,何以言信?兵不足粮,何以言战?故治国之道,当以安民为本,以富国为基,以取信为要...\"
这段话是全篇的精华。既认同孔子的观点,又结合实际提出新见。显示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
正当他准备收笔时,忽然注意到考官的神色有异。原来是在看一个考生的答卷。
仔细一看,那考生正是王明月!
\"有趣。\"林焱暗忖。看来王明月的答案有什么特别之处。
果然,很快就传来消息:王明月在文中引用了一些新近发生的实例,论证吏治腐败对民生的影响。
\"好胆色。\"林焱赞叹。这是要借考题抨击时弊啊。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王明月虽然性格耿直,但不至于如此冒失。除非...
\"去查查考官的背景。\"他让影堂密探暗中打探。
很快,消息就来了:那名考官虽然表面清廉,但实际上与言官集团有联系!
\"原来如此。\"林焱明白了。这是言官们在借科举收集证据啊。
想到这里,他在文末又加了一段:
\"臣闻古人云:''民贵君轻。''此言虽激,然实有深意。君之所以为君,在于爱民。今日天下之弊,根源于何?根源于忘却此理也。故臣以为,欲求太平,当先正本清源,革除积弊,方能长治久安...\"
这段话可谓石破天惊。居然引用\"民贵君轻\"这样的典故,这是要表明立场啊。
写完这些,林焱放下笔,扫视全场。果然看到不少考生都在偷偷打量这边。显然,大家都意识到了这篇文章的分量。
\"交卷吧。\"考官宣布。
林焱起身上交答卷,却发现考官的目光意味深长。显然,他也看出了这篇文章的不同寻常。
\"精彩。\"萧瑾在一旁低声赞叹,\"不过,这样会不会...\"
\"无妨。\"林焱笑道,\"这正是某些人想看的。你等着,很快就会有结果。\"
果然,当天晚上就传来消息:言官们在朝上弹劾几个贪官,而证据就包括今日考生在答卷中提到的实例!
\"这就是你的目的?\"萧瑾恍然大悟,\"借科举答卷给言官提供弹劾的证据?\"
\"不止。\"林焱意味深长地说,\"更重要的是,让某些人看到我们的立场。\"
\"某些人?\"
\"太子,二皇子,还有那些真正想革新的大臣。\"林焱解释,\"科举从来就不只是考试,更是表明立场的机会。\"
说着,他看向窗外。夜色中的京城,愈发显得深沉。而这场看似平静的考试背后,暗流涌动。一场更大的较量,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