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一开始不让王越秦纮来呢?因为我忘了写了。俩老头子跑过来要多久?李平先过来(先稳住陕西局面)。
俩老头子来了宁夏就失守了。草原上的探子就打听到了要南下。
弘治皇帝为啥要李平守延绥镇?李平和鞑靼有旧仇,可以吸引火力,帮宁夏减轻负担,如果鞑靼不来延绥,李平骑兵捅他河套老巢。
至于李平打不打得过,王越,秦纮,在后面,李平就是来拖时间的。
为什么不直接启用王越,王越何许人也?与“阉党”“同流合污”,自然,不受文官集团待见。
陛下可不敢轻易启用他,让李平去试试水,李平是纯正的“文官集团人”。李平来了,肯定不能让李平死,
王越就可以来了。当然,肯定不止弘治皇帝这么想,李东阳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李东阳后来和刘瑾“交好”。
反正俩人最后都跟“阉党”扯上了关系。
俩人关系孝宗实录里面没有记载,当然宪宗实录里面也没有,明史也理所应当的没有。
三边总督基本不设,所以基本就等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加陕西都指挥使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三个加一起。
明朝的陕西境内包含九边中的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陕西镇,甘肃镇,但基本盘就是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
所以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加一起叫三边,固原镇陕西镇后面有的。总陕西三边军务。
固原镇和陕西镇是一个东西。
三边的总指挥就在宁夏固原地区,李平只是管理陕西布政使司,陕西都指挥使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仨玩意。所以不在固原任职,当年王越秦纮杨一清马文升都是到固原任职。
李平表示知识挺干巴,噎着了。
宁夏镇至少可以等王越过来来管,毕竟刚来多少人,五千,后面还有大军,宁夏还是可以坚持坚持的。
王越目前已经到平凉府了,李平已经到延安府了,还好秦纮也到了陕西,只是王越刚踏入平凉府境内,李平刚踏入延安府城,秦纮刚进商洛。
哦,李平和秦纮走的不是一条道,李平走的是跨过河南地区的路,秦纮走的是从湖广湖北地区过来的,直接就可以进蓝田地区就能进长安了
当年,刘邦从武关偷袭,咸阳没了。武关等于商洛。是秦岭以北的陇秦和汉中四川南阳地区的重要交通地带。
鞑靼地区。
“先分批南下宁夏地区,让明军以为是主力,等消耗的差不多是一举南下宁夏地区,进入关中平原的通道就打开了。”
“所以你靠这个来消耗其他皇子的人马?”其实蒙古人内部人员那些小心思路人皆知,有的事真不想干这事。但是有的是害怕被别人偷老巢。
反正他们心思十分不起,而且达延汗啊,还有好几个儿子,这还真就不一定非得是一个皇子,但是组织起来这个呢,又却是长子。
毕竟长兄如父吗?不能叛逆对吧。
而且他还他有十一个儿子,这皇位继承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只是一个人的,毕竟死的太突然了,被李平咔咔,一下子搞死了。
人话。
现在主要是刚上来的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没有真正的掌权,谁上位还不一定呢。
目前图鲁伯罗特要削弱其他人的兵马真正做到一家独大,如果攻下明朝西北防务,自己大功一件,直接掌控人心。
若失败,反正兵力不是自己的,二十万人里,有个十五万不是自己的。
资料:达延汗分封六个万户,一个万户可能就是字面意思的一万人,按这个说法,鞑靼总兵力大约在十万人左右,还要算达延汗亲率的。
但是,如果人这么少,瓦剌咋被赶走的?所以我这里一个万户有三万人的兵力,图鲁伯罗特有五万人。
重点是我只能自己感觉,没有特别的资料,明朝对于草原的侦查能力属于零,几乎没有记载。
达延汗分封了六个万户,虽说他有十一个儿子。
回到正题。
河东地区(山西省地区,唐朝属于河东道,先秦以黄河为界,定义了河东河西河北河南,后来汉武帝重新定义了河西)
大同府。
“我操!鞑靼奔着陕西去了!”弘治六年大同巡抚何鉴。
“巡抚,目前是到底援助不援助三边?陕西撑不住鞑靼四十万人,您是知道的,三边总督没有,陕西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没有,陕西都指挥使司指挥使没有,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使也没有。”陕西目前属于是三无产品。
“没事,没看见王越和秦纮都去陕西了吗?他俩在,鞑靼不得半死不活喽。”有这俩狠人,陕西没道理守不下来。
“巡抚,鞑靼四十万人。”(鞑靼号称,只有在陕西的李平,王越,和内阁几个人知道真实人数)
“我操?四十万?陕西要完,不对啊?四十万人?那为何东路会有如此猛烈的进攻?”鞑靼在山西大同地区也有猛烈攻击。
“巡抚,佯攻啊!”是佯攻。
“我操,中路和西路西南路都被牵制住了,支援不了陕西太多人。”
注:鞑靼总人数二十万,攻击明朝东北边务的牵制辽东镇和蓟县镇的有三万兵力,攻击明朝中部边务即宣府大同二镇的有三万。
东北边务辽东镇没有到伤筋动骨的时候,大雪纷飞,鞑靼来的了吗?
东北边务蓟县镇倒是挺无奈,弘治六年都被掳走多少人了,鞑靼进攻倒是没什么大动作,小动作倒是不断。
中部边务宣府默默的接受了东北边务的鞑靼攻击又接受了中部边务的一部分。
中西部边务大同镇是离三边最近的,所以攻击是最多的,除了西南路没有被攻击其余都被牵制了。
东北边务辽东镇要抵御鞑靼五千人和女真人三千人。
东北边务蓟县镇要抵御鞑靼一万人和女真人一千人。
中部边务宣府镇要抵御鞑靼两万人。
中西部边务大同镇要抵御鞑靼两万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