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117章 粮食去哪了?(一)

第117章 粮食去哪了?(一)

    【接下来给大家看看明朝粮食的变化,给老祖宗尤其是明朝皇帝们做个参考,看看文官们到底怎么治理的国家。】


    【明朝时的农业水平,已经数倍于前。


    但是,明朝却灭亡于财政破产,没钱又没粮,是不是感觉很怪异?】


    古人:农业水平高=没钱没粮??


    【明朝粮食价格稳定时间之长是历史之最,从开国到万历晚年,长达二百五十年时间里粮食始终稳定。


    开国时期一两银子三石到万历晚期的七千银子一石,两百多年粮价只上涨一倍,可见整个大明并不缺粮食。


    嘉靖二年,南京旱灾,米价1.3--1.4两。


    嘉靖三十二年,大饥荒,米价2.2两。


    就算万历十六年,黄河水灾,脱了皮的米,也才2两银子一石;仓库内的陈米,1.5--1.6两银子。


    这是灾荒年间的米价。】


    天幕之下,历朝历代人们无不瞠目,这咋看也不像是很穷的大明啊。


    【但到崇祯年间,那情况简直无法直视。


    崇祯十三年河南米价34两,崇祯十四年山东米价154两。


    而这中间,仅仅隔了五十年。】


    ‘嚯~~~’天幕之下议论纷纷,怪不得明朝会灭亡,这么高的粮价不得遍地烽火。


    【明朝农业发达,各地粮仓动辄就是十几万石以上的储备,甚至数百万石之巨!


    《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储粮十六万石于临清,以给训练骑兵。


    而实际上,永乐之后临清仓已经常年储备粮食一百五十万石。


    宣德六年,临清仓再次扩建,足足可容纳三百万石。


    仅一个仓库,就已超过元朝运河储量总和,而且这仅仅建立在三十税一的基础上。】


    汉武帝年间,刘彻口水差点顺着嘴角流出,“朕...朕...朕,明朝的皇帝们,你们把粮食分朕一半,什么女真、什么蒙古,朕全给你们灭了。”


    【《明史》记载,每当遇上灾荒,调查属实后,地方上奏请求减免税收,朱家人没有不同意的。


    虽然《明史》被清朝黑的不像样子,都有这样的记载:民不知凶荒,朝廷不知缺乏也!】


    明末,一群流民蜷缩在角落中呆呆看着天幕,泪水忍不住顺着脸颊簌簌而下:“太祖、太宗,看看您的子民吧。”


    【明代漕运比元代更为发达,明政府成立了专门运粮的部队,辖下运船有一万一千多艘,官军达十二万人之巨。


    但是,这其中也养肥了无数蛀虫,所以我还是建议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发展海运,后面的皇帝尽力就好。


    毕竟这对你们来说难度有点大,尤其是中后期的皇帝,我怕你们会有性命之忧。】


    唐贞观年间,再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李世民更加深刻理解后世文官的恐怖,这皇帝直接被文官死死拿捏了不是,这样换成他,还不如死了算球。


    【但粮仓分散各地不易管辖,朱祁镇开始改革:毁临清、德州、河西务仓三分之一,改为京通仓。


    历经景泰帝、成化帝三朝,运河四大粮仓-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德州的德州仓、临清的临清仓,就此成型。


    咳咳,天顺算给朱祁镇了,反正皇帝都是一个人。】


    【既然说起四大仓,就不得不提于谦的死因之一。


    在明孝宗朱佑樘之前,就有‘国积三年粮’的说法。


    但从这之后就变成‘国积两年粮’,隆庆皇帝之后变成‘国积一年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粮仓中老鼠都不愿光顾。


    而这个‘国积三年粮’,就是说明朝官方储存的粮食足够全国吃三年。】


    刘彻:来来来,给朕一半,别说蒙古和女真,那些什么贪官,朕一并给你杀干净。


    【实际上明朝的每个强权皇帝,都屡屡要求储粮。


    明朝的粮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中央直辖粮仓,王府辖下粮仓,运河水次仓,地方官府粮仓,民间义仓,村里社仓。


    成化年间,奏疏里出现‘每里积粮三百石’,甚至不乏‘积粮七百石者’。


    而明朝一里只有110户,单单村里的存粮就足够全村人吃一年。


    弘治之前,记载中不乏:‘宣德六年,湖广襄阳广盈仓旧仓,积粮小麦三十余万石’,


    ‘正统三年,福建汀州见在仓,积粮33.2万石’,


    ‘南京各卫仓,积粮四百五十万石,每年军俸粮仅七十五万石,可支六年’,


    ‘景泰六年,衡州府广盈仓积粮十四万石,军需五千石,可支二十八年’。


    至于地方遇上灾荒,最常见的操作就是免除税赋,更是让开仓借贷。


    约定春种秋还者,或是免息,或是仅有一分息,甚至直接白送!


    诸如:洪武二十五年,赈济陈州、原武等地,就是无偿赈济。


    永乐十年,莱州等地遭灾,直接发放赈济粮近六十万石。


    永乐十一年,青州府水灾,一样直接不要灾民归还。


    朱祁镇的正统六年,常州府的武进等县遭灾,也是直接不要归还,至于官府施粥,更是常态。】


    朱元璋和朱棣还是不解,这与于谦的死到底有何关联?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朱祁镇这个人。】


    朱元璋、朱棣:这个小畜生,还拿出来说什么。


    【正统年间,朱祁镇要早海船准备开启新的大航海,于是,咳咳,于是福建发生叛乱。


    朱祁镇是怎么解决的,他除了派兵平叛之外,还让福建开仓放粮,约定借粮一石,还粮两石五斗。】


    宣德年间,朱瞻基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混账、混账,这与强盗何异!”


    【但是却不限制归还时间,就是说你啥时候还都行,不还了也无所谓。】


    朱瞻基看着群臣怪异的目光,嘴角微微扯了扯:“朕,朕是说这些叛逆。”


    群臣:嗯嗯,我们都懂,说的就是叛逆。


    【就看这一条,就能看出朱祁镇的手腕。


    一边打,一边拉,这手段不低吧?


    不要说朱祁镇小家子气,或者说他没看出来福建叛变的真相!


    再看看他再次登基后的操作,天顺元年,河间等府三十万人遭灾,朱祁镇直接发放近25万石粮食,直接不要百姓归还!


    福建叛乱,他想的不是全部杀光,而是用利益诱使百姓归家。


    不限制归还日期——这不是白给的么!


    这不就是告诉老百姓——不要跟着他们造反了……就这一点,这足以看出,朱祁镇是个讲仁义的人。


    而那些鼓动百姓造反的都是谁,我想朱祁镇心里非常明白,就是那些靠海贸走私的士大夫们。


    这里就有了个小疑问,这朱祁镇不是一战葬送大明精锐的昏君吗?


    但历史上的土木堡却迷雾重重,有机会我找几个分析文章给大家看看。】


    明朝四代明君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就这么个玩意难道还能洗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