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名-王振
王振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他自阉入宫。
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被称为王伴伴。
宣德十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英宗祖母张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等齐心辅政,故而不能干预政事。
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病逝,“三杨”亦相继老死,王振于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
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专权八年,被英宗称为先生。
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
正统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力劝英宗亲征。
途中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杀死。
朱祁钰下令将王振家族一律处斩,并籍没其家产。
天顺元年,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这下朱元璋不淡定了,一脚踹翻御案,“混账!混账!”
【第四名-汪直
汪直初为昭德宫内侍,侍候宪宗宠妃万氏,后升任御马监太监。
成化十三年正月,东厂外另置西厂,由汪直任提督,专门在南北两京侦辑异己并对民间的秘密结社进行镇压。
作为宪宗宠用的心腹,汪直提督西厂后罗织大狱,逮捕大臣,制造冤案,致使朝野大哗。
后被大臣们联名罢官,汪直还职御马监。
成化十四年,汪直巡抚辽东,挟其私党,随意手挞守令。
次年,又巡视大同、宣府,欲图立边功自固,却激诸部起而报复。
成化十七年,汪直为监军,三度抗击入寇大同、宣府的亦思马因部,取得黑石崖大捷,稳定边秩。
成化十八年二月,受命总镇大同、宣府,专镇大同。
后多次遭到弹劾,最终被罢职夺俸,黜为闲人。
此后,史书上就未见有关于汪直的记载了,只说他“竟良死”。
汪直作为明朝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其擅权和为害远不及王振、刘瑾和魏忠贤。
汪直在巡边的数年中,总的来说,启衅之事少,平边之事多,说明汪直对当时边地秩序的相对稳定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此外,汪直也为健全明朝的科举制度,提出过重要建议。
总的来说,汪直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且忠于皇帝,不朋不党,急于立功,偶尔会小案大办。
他除了皇帝的命令,谁的脸色也不看,敢于挑战文官和宦官集团,被各方势力所不容。
而且汪直是一个有将才的人,也愿意为国尽忠,长期监军戍边,并多次取得很不错的战绩。
但在政治上却有很大的缺陷,所谓的政治,是追求平衡与圆滑,汪直一味的挑战官场和政坛的稳固局面,导致朝政不稳,百官人心惶惶,势必会引来其它敌对势力的不满,他们团结一致,将汪直赶出权力的圈子,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汪直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军事能力颇强。但是政治能力很低,以至于四面树敌的这么一位颇有作为太监。】
【第三名-魏忠贤
魏忠贤是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原名李进忠,出身于市井无赖,父母为街头杂耍艺人或小手工业者,好赌成性,曾卖掉自己的女儿作为赌债。
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
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朱由校即位,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由于明熹宗沉迷木工,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
但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
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以及善于把握动荡时局的“能人”来独当一面。
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
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一举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幡然醒悟的同时,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了。
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崇祯蓦然一惊,脸色发白、嘴唇颤抖:“王伴伴,快去、快去............”
不等崇祯将后面话语说完,王承恩快速离去,也许这次不会再走向原本历史。
【第二名-刘瑾
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赦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朱厚照即位,是为武宗,命刘瑾执掌钟鼓司,与其他7名受宠太监合称“八虎”,他居首位。
刘瑾弄出各种花样供朱厚照消遣,深得朱厚照宠幸,很快便升至内官监掌印太监,正德元年初,他又受命掌控京师三大营之一的“三千营”。
此外,刘瑾还借皇帝之名圈占了三百多处皇庄。
这些做法引起了朝臣们的警惕,刘瑾不断受到弹劾,但不仅毫发无损,还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外廷以大学士焦芳为爪牙,大肆迫害曾反对他的朝臣。
自正德二年起,刘瑾开始掌控文武百官的升降和任免,百官见他纷纷跪拜,贪污不计其数,权势炙手可热,被时人称为“立皇帝”,而朱厚照则被称为“坐皇帝”,寓意掌握大权的人是刘瑾而非朱厚照。
据传刘瑾相信术士余曰明之言,以为自己的侄子刘二汉会当皇帝,便私藏兵甲。
由于他树敌太多,导致“八虎”另一成员张永与朝臣杨一清联手合作,于正德五年平息宁夏安化王之乱后呈上被刘瑾隐匿的安化王檄文,其中提到刘瑾图谋不轨,刘瑾遂被逮捕,在抄家过程中发现了兵甲、玉玺和藏着匕首的扇子,坐实其谋逆罪状。
八月二十五日,刘瑾被凌迟处死。】
刚刚即位的朱厚照看着跪在身前的刘瑾有些唏嘘,“刘伴伴,你这让朕该如何对你?”
冷汗从额头滴滴落下打湿了身前的地面,刘瑾不敢求饶,他知道自此之后自己就算不死也再无法掌控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