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 > 第106章 大明王朝的暖棚奇观

第106章 大明王朝的暖棚奇观

    “这就是暖棚的奇迹吗?”朱元璋低声自语,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惊讶,“在这严寒之际,竟能见到如此生机勃勃的瓜苗,真是令人欣喜。”


    朱怀,朱元璋的孙子,正站在一旁,听到祖父的感慨,忍不住插嘴:“祖父,这些蔬菜虽好,但若能在暖棚里种植粮食,那该多好啊!可惜粮食的存活率实在太低。”


    朱元璋转过身来,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怀:“怀儿,你为何如此肯定?难道我们不能试一试吗?”


    朱怀皱了皱眉,语气略显犹豫:“祖父,粮食与蔬菜不同,蔬菜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而粮食需要的阳光和温度远高于蔬菜。即便是在暖棚中,想要让稻谷、麦子存活下来,恐怕也很难。”


    “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朱元璋坚定地说,“若能在严冬中培育出粮食,那将是我大明的福音!你可知,若是我们能在小冰期中解决粮食问题,百姓将会感激不尽。”


    朱怀叹了口气,心中虽有不安,但见祖父意气风发,便不再劝阻:“祖父所言极是,然则我们需要详细的计划与实验,不能盲目行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的蔬菜,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从这些蔬菜入手,研究它们在暖棚中的生长规律,或许能找到适合粮食生长的条件。”


    “是的,祖父。”朱怀回应道,“我们可以请来农学家与工匠,共同探讨如何改良暖棚的结构与种植技术。”


    次日,暖棚内聚集了众多文臣武将与农学家,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蔬菜与书籍。朱元璋坐在主位,神情专注。


    “各位爱卿,今天我们聚集于此,是为了探索在暖棚中种植粮食的可能性。”朱元璋开口道,声音洪亮,“我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一位年长的农学家,名叫李德,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陛下,暖棚确实为蔬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粮食的种植需考虑更多因素。我们需要研究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粮食生长的影响。”


    “李德所言极是。”另一位年轻的农学家,名叫张伟,接着说,“我们可以尝试在暖棚中设置不同的区域,分别控制温度与湿度,观察粮食的生长情况。”


    朱元璋微微点头:“很好!那么,我们需要准备哪些粮食种子?”


    李德思索片刻,回答道:“可以选择一些耐寒的品种,比如小麦与燕麦,它们相对适应低温环境,或许能在暖棚中存活。”


    “好,便如此定!”朱元璋兴奋地拍了拍桌子,“我们要尽快行动,务必在这个冬季找到合适的种植方法!”


    随着计划的制定,实验工作迅速展开。朱元璋亲自前往暖棚,监督每一个细节。朱怀则负责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每一步都在掌控之中。


    “祖父,今天的温度控制在二十度,湿度也保持在适宜范围。”朱怀兴奋地报告道。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很好,接下来我们将播种小麦与燕麦,看看它们在暖棚中的表现。”


    随着播种的完成,朱元璋和朱怀每天都来到暖棚,观察着种子的变化。日子一天天过去,蔬菜的生长依旧茂盛,而粮食的种子却迟迟没有发芽。


    “怀儿,粮食为何还未发芽?”朱元璋有些焦虑,心中对实验的成效充满疑虑。


    朱怀安慰道:“祖父,粮食的生长周期较长,或许需要一些时间。我们要耐心等待。”


    终于,在寒冬的某个清晨,朱元璋走进暖棚,发现一片小麦的嫩芽破土而出,绿意盎然。


    “看!怀儿,粮食发芽了!”朱元璋兴奋地指着小麦,声音颤抖,“我们成功了!”


    然而,喜悦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几天后,暖棚内的温度骤降,原本茁壮的小麦开始出现萎缩的迹象。朱元璋和朱怀再次来到暖棚,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不安。


    “怀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焦急地问道。


    朱怀蹲下身,仔细观察小麦的根部,沉思片刻:“祖父,可能是因为夜间温度过低,导致小麦受到了寒害。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温度稳定。”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忖:“我们需要改进暖棚的结构,增加保温层,确保粮食在寒冬中能够存活。”


    “是的,祖父。”朱怀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召集工匠进行改造。


    经过几天的努力,暖棚的保温设施得到了显着改善,温度也逐渐回升。朱元璋和朱怀再次回到暖棚,看到小麦的状态有所好转,心中略感欣慰。


    暖棚内的小麦逐渐长高,朱元璋和朱怀的心情也愈发激动。每一天,他们都在观察、记录,期待着丰收的那一刻。


    “祖父,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丰收的希望。”朱怀充满信心地说道。


    “是啊,怀儿,若是我们能成功,必将改变大明的农业格局!”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要让百姓看到希望,让他们在这个小冰期中不再惧怕饥荒!”


    朱怀早已在宫中等候,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他是朱元璋的庶长子,性情温和,深得父皇宠爱。朱怀见父皇回来了,立刻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礼:“父皇,您回来了,晚膳已备好,愿您用膳。”


    朱元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朕这次去暖棚,见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心中颇有感触。快请上菜来。”


    朱怀立刻示意身边的侍从将菜肴端上来。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很快摆在了桌上,朱元璋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向朱怀询问:“你最近在宫中可有何新见闻?”


    朱怀端着一杯热茶,恭敬地回答:“回父皇,最近宫中正在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冬季,许多学士都在讨论暖棚的作用。听说在南方的某些地方,已有农民在暖棚中成功种植蔬菜。”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果然,朕所见并非虚言。暖棚的确是应对寒冬的一种良策。你可知,暖棚内种植的蔬菜能否在京城供应?”


    朱怀思索片刻,回答道:“若能将暖棚的技术推广,或许可以在冬季为京城提供新鲜的蔬菜,减轻百姓的生活困苦。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打算:“朕将召见翰林院的解缙,让他详细论述此事。希望他能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晚餐过后,朱元璋便召见了解缙。翰林院学士解缙乃是当今朝廷中最具才华之士,深得朱元璋的器重。片刻后,解缙便被请入了宫中。


    “见过陛下。”解缙恭敬地行礼,面色沉稳,眉宇间透着书卷气。


    朱元璋示意他起身,随后开口道:“解学士,朕刚从暖棚考察归来,想请教你,如何在寒冬中提高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的种植。”


    解缙微微一愣,随即认真思索:“陛下,暖棚的确是应对严寒的有效措施。若能在北方推广这一技术,必能改善冬季的粮食供应。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考虑以下几点。”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解缙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首先,暖棚的建造材料需选用轻便且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如竹木和草帘,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有效保持温度。其次,暖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需要精确控制,建议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定期检查温度变化,以确保蔬菜的健康生长。”


    “很好,继续说。”朱元璋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解缙继续说道:“另外,选择适合寒冬种植的蔬菜品种也至关重要。比如白菜、萝卜等耐寒蔬菜,适合在暖棚中生长。最后,若能在暖棚中引入一些新型的种植技术,如水培或气培,效果会更佳。”


    朱元璋点头称是,心中已开始勾画未来的蓝图:“如此,朕将命令各地官员推广暖棚技术,务必在明年冬季前完成。同时,设立专门的农业科研机构,集中力量研究适合北方的种植技术。”


    解缙心中翻腾着对皇上朱元璋的种种误解与冲动,眼前的史料则如一扇窗,逐渐让他看到了真相。他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闭上眼睛,思绪回到了不久前与朱怀的争论。


    “解先生,您为何如此坚持?”朱怀当时面露焦虑,“皇上对农业的重视,是为了百姓的生计与国家的未来。您若再执意反对,恐怕会引起误解。”


    “我只是担心,皇上如此执着于暖棚种植,是否会忽视了当下的寒冬与饥荒。”解缙当时语气激动,心中难以平静。


    “可那是皇上的意图,您难道不明白吗?”朱怀无奈地摇头,“他希望通过科技来改变现状,您却因一时的情绪而否定了他的努力。”


    回想起这些对话,解缙不禁感到愧疚。他明白,朱元璋并非仅仅是一个皇帝,他更是一个关心百姓、渴望改变的统治者。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反思:自己是否太过于自我,未能真正理解皇上的良苦用心?


    “来人!”解缙突然喊道,心中一阵激荡。他决定去见皇帝,向他请教关于暖棚种植的事宜。


    不久后,解缙便被带到了皇宫,走在这条铺满青砖的长廊上,四周的寒风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经过一扇扇雕花门,他终于来到朱元璋的书房。朱元璋正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支毛笔,正在认真地写着什么。


    “臣解缙,见过皇上。”解缙恭敬地行礼。


    “解爱卿,快来。”朱元璋抬起头,目光炯炯,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臣在翰林院翻阅史料,突然领悟到之前的误解,特来请教皇上关于暖棚种植的事宜。”解缙语气诚恳,心中对朱元璋的敬意油然而生。


    朱元璋放下笔,微微一笑:“你是想说我这个皇帝的想法过于激进了吗?”


    “臣并非此意。”解缙连忙解释,“臣只是在想,皇上如此关注农业与科技,必有其深意。然臣之前却未能理解,反而一味反对,实属愚蠢。”


    朱元璋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已是可喜之事。其实,暖棚种植不仅是为了应对寒冬,更是为了让百姓在极端天气下仍能有食物可吃。”


    “皇上,您是说这项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农业生产?”解缙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正是如此。”朱元璋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大明的百姓不再为饥荒而忧虑。即使在这寒冷的冬季,也能有新鲜的蔬菜供应。”


    “臣明白了。”解缙心中一震,意识到朱元璋的伟大理想与责任感。他开始思考如何能为皇上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解爱卿,你可有何良策?”朱元璋微微倾身,眼中流露出期待。


    “臣想,若能组织一批能工巧匠,研究暖棚的建造与管理,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解缙思索片刻,言语逐渐流畅,“此外,若能向农民普及相关知识,让他们在自家田地中尝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朱元璋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果然是个聪明人!如此,便由你负责此事。让更多的百姓参与进来,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生活。”


    “臣遵旨。”解缙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他的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接下来的几天,解缙积极行动起来。他开始召集翰林院的同僚,与各地的农民进行交流,收集关于暖棚种植的经验与技术。同时,他还亲自走访了几位着名的农学家,询问他们对这一新技术的看法。


    “解大人,暖棚种植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一位农学家兴奋地说道,“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若能将温暖与光照引入,必能让蔬菜生长得更快更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推广这一技术呢?”解缙急切地问道。


    “首先,需要让农民了解暖棚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可以通过设立示范田,邀请他们前来观摩。”农学家建议道。


    “好,我会立即着手准备。”解缙点头,心中暗自决定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几周后,南京城内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解缙与他的同僚们在皇宫附近的田地里搭建起了第一个暖棚,邀请了周边的农民前来观摩。朱元璋也时常亲自前来视察,询问进展情况。


    “来人,传解缙进来!”朱元璋沉声道。


    不久,解缙被带入殿中。他身穿一袭素色官袍,面色凝重,心中暗自忐忑。虽然他早已预料到会被召见,但此刻面对朱元璋,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解缙,你可知为何朕召你来?”朱元璋开口,语气中透着几分威严。


    “回陛下,微臣不知。”解缙微微低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颤抖。


    朱元璋的目光如炬,直视着解缙,似乎要看透他的心思。“你可曾想过被贬之事?”他问。


    解缙沉默片刻,抬头望向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陛下,微臣无话可说。若非微臣的直言,陛下或许早已不知多少奸臣在朝中横行。”


    朱元璋听后,眉头微皱,心中对解缙的直率有些欣赏,但也因其上奏申冤而感到愤怒。“你如此直言,难道不怕朕的怒火?”他冷冷问道。


    “微臣不敢,但微臣更不愿见朝中奸佞之辈得志。”解缙毫不退缩,目光坚定。


    朱元璋一时无言,心中不禁思索。过去,他曾因李善长和胡惟庸的事而感到愤怒,然而,经过一番深思,他意识到朝廷需要直言的大臣,正是解缙这样的忠臣。


    “你可知,朕一开始很生气,想要重罚你,但后来想起李善长和胡惟庸的种种好处,才决定不予追究。”朱元璋终于道出心中所想。


    “微臣明白,陛下宽宏大量。”解缙微微一礼,心中却暗自庆幸。


    “可你为何还要上奏申冤?”朱元璋的声音突然提高,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微臣所言皆为实情,若不申冤,岂不是对得起陛下的信任?”解缙毫不畏惧,语气坚定。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心中感到一阵烦躁。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冲动与果敢,想起了当年在战场上拼杀的日子。如今,坐上皇位,面对的是一国之事,岂能轻易发怒?


    “你要知道,解缙,朕对你的宽容是出于对你的期望,但若你再触动朕的逆鳞,后果自负。”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威严。


    “微臣明白,陛下的宽容是微臣的荣幸。”解缙低下头,心中却暗自思忖:这位皇帝,果然难以揣测。


    朱元璋见解缙如此态度,心中稍有平复,决定换个话题。“如今寒冬已至,农田凋零,朕正思索如何在暖棚内种植蔬菜,以保障百姓的温饱,你对此有何见解?”


    解缙一愣,随即心中一亮:“陛下,若能在暖棚内种植蔬菜,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微臣曾听闻南方的农人利用竹子和稻草搭建暖棚,能够有效抵御寒风,保持温度,适合种植一些耐寒的蔬菜。”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此说来,朕要命人尽快去南方考察,学习这一技艺。”


    “是,陛下。”解缙应声道,心中对朱元璋的关注感到欣慰。


    “再者,解缙,你可曾想过,若能在暖棚内种植一些药材,岂不是又能增加朝廷的收入?”朱元璋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陛下所言极是,若能在暖棚内种植人参、灵芝等珍贵药材,定能大大增加国库收入。”解缙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光彩。


    朱元璋心中一动,决定将此事列为朝中重要议题,随即吩咐道:“来人,速去传旨,召集百官,共商暖棚种植之事!”


    解缙见状,心中暗自感慨:这位皇帝虽性情多变,但对国家的未来却有着深远的思考。他的直言不讳,虽曾让他面临贬谪之危,却也让他在此刻得以与朱元璋共商国事。


    “来人!”朱元璋大声吩咐。


    “臣在!”一名侍卫匆匆走入,恭敬地跪下。


    “传令给解缙,让他来见我。”朱元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是,皇上。”侍卫应声而去。


    不久后,解缙便被带入书房。此时的解缙,身穿一袭青色长袍,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几分惊愕与不安。他虽然在朝中小有名气,但皇帝召见他,还是让他心中忐忑。


    “解缙,来吧,坐下。”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神情缓和了些。


    “谢皇上。”解缙小心翼翼地坐下,心中却不禁思索:自己不过是个书生,何以能入得了皇上的法眼?


    “我最近在思考农业生产的问题,尤其是在这寒冬之际,如何能更好地保障百姓的温饱。”朱元璋开门见山,目光如炬。


    “皇上所言极是,寒冬对农作物的影响甚大,若能采取有效措施,必能减轻百姓的负担。”解缙回应道,心中逐渐放松。


    “我听闻你在书院中对农学颇有研究,能否给我讲讲,如何在这冰冷的季节里,利用暖棚种植蔬菜?”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暖棚种植,乃是利用温室的原理,能有效抵御寒冷,保持土壤温度,促进植物生长。”解缙略微思索,开始详细解释,“我们可以用竹子搭建框架,再用透明的薄膜覆盖,创造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这样,不仅可以种植白菜、胡萝卜等耐寒蔬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种植季节。”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很好!你说得很有道理。这样的技术,能推广。


    “皇上,若能在各地推广暖棚种植,或许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保障百姓的生活。”解缙补充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我想在京城附近试点,若效果良好,便可以在全国推广。”朱元璋一拍桌子,激动地说道。


    “皇上英明!但在实施之前,或许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解缙见皇帝如此兴奋,“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进行试验,记录数据,评估效果。”


    “好主意!你负责这件事,尽快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朱元璋语气坚定,显然对解缙寄予厚望。


    “臣遵命。”解缙心中一阵感动,没想到皇帝如此信任自己,内心的紧张感也随之消散。


    这时,书房的门轻轻推开,朱怀走了进来。这个年轻的皇孙,面容俊朗,气质不凡,正值花样年华。他看到祖父和解缙正在讨论,便好奇地问道:“祖父,您在和解先生谈论什么呢?”


    “我正在和解缙讨论如何在寒冬中保障百姓的温饱,想要推广暖棚种植。”朱元璋笑着回答。


    “暖棚种植?听起来很有意思。”朱怀凑近一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解先生,您能告诉我更多吗?”


    “当然可以,皇孙。”解缙欣然应道,心中暗自庆幸能得到皇孙的关注。他开始详细讲解暖棚的构造和种植的技术,朱怀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嘴提问。


    “解先生,您觉得用什么材料做暖棚的框架比较好呢?”朱怀问道。


    “竹子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轻便又坚固,且容易获取。”解缙耐心解释,“当然,若能用木材,效果会更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我觉得竹子很好,既环保又便宜,适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朱怀点头称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