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目光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确实,如此难得的战机,若不加以利用,未免太过可惜。”
建华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许的光芒。
霍去病微微一笑,继续道:“其实,我还有个打算。
我想再写一封私信给圣上,告知他我已缔结良缘,请求他不要再为我的婚姻操劳。”
建华闻言,心中一惊,急忙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担忧,你不会真的已经写了吧?
霍去病轻轻摆手,神色轻松:“没有没有,我岂会如此鲁莽?
我也担心陛下若因此动怒,可能会迁怒到你的叔父。
即便是姨母和舅父,至今也无人敢轻易提及此事。”
他再次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过这样也好,待过些日子回到长安,我当面与陛下说开,给他一个措手不及,也好看看他这次会露出何种神色。”
正如霍去病所言,他无需过多参与奏疏后续的事务。
只要他以大司马的身份表明态度,挑起这个头,其他支持太子的臣子便可顺势发挥了。
刘彻在七天后看到了这份奏疏,心中虽有些不悦,但也找不出任何瑕疵,只得依例诏令“下御史”,也就是让诸臣合议。
不久,原太子少傅、现任丞相庄青翟联合御史大夫张汤、太仆公孙贺等一干重臣上奏,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封三位皇子为王。
刘彻认为三位皇子尚年幼,还需留在身边多加栽培,同时也想再观察一段时间。
他觉得太子的支持者们未免过于紧张,便说道:“朕已决意不动太子,你们如此着急又是何必?”
于是,他驳回了臣子们的联合上奏,并为了不伤和气,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其更议以列侯家之。”
意思是说:“皇子们还小,也没有什么显着的德行和才能,不如先封为侯爵吧!”
庄青翟等人迅速发起了第二轮上奏,言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封侯之举,实与礼制不符,年幼岂能成为拖延之辞?”
他们的奏章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其核心之意昭然若揭:“无需打折,应封何位即封何位。
古之圣贤皆是如此,陛下及其十三位兄弟,不也是在幼年之时便被先帝封王了吗?这正是祖宗成法。”
刘彻只得再次驳回,此次以谦逊之辞回应:“朕虽仰慕古圣先王,然治理天下尚未及他们,故不宜仿效其封建之制。”
言辞中既有自谦,亦有对传统的尊重。
不久,庄青翟等人发起了第三轮上奏,奏章洋洋洒洒,先是对刘彻一番颂扬。
“陛下仁义之躬,圣德之行,文武之表,慈孝之显,贤能之路之广,内褒有德,外讨孤暴……”
意在表明:“陛下之德能功业,绝不逊色于任何先王!”随即话锋一转,“但若坚持封皇子为侯,将扰乱尊卑秩序,反损陛下之德业。”
这场拉锯战持续至此,刘彻只得留中,即不再明确表态。
然而,即便如此,庄青翟等二十七人联名发起了第四轮上奏,敦请刘彻作出决定。
他们的坚持,不仅是对礼制的维护,更是对皇权的一种挑战。
这段时间的拉锯使得朝堂气氛变得紧张而微妙。
刘彻不愿轻易屈服,但也感到压力山大。
更不巧的是,内宫中王夫人病危,他难以忽视最宠爱女人临终的愿望。
尽管刘彻认为太子的支持者们过于紧张,但这段时间他对太子本人却越来越满意。
自从发现有人暗算太子后,他对这儿子一直心存愧疚,更换了太子身边的所有人,并更加频繁地过问太子的情况。
太子突然变得勤奋,在文武两方面都取得了显着进步,刘彻时常听到对他的赞扬。
虽然他嘴上不说什么,但内心的喜悦之情,不亚于天下任何一位父亲。
得知太子这段时间经常去上林苑跑马,刘彻也不由得生出了一些兴趣。
今日决定前往上林苑时,他特意带上了四个儿子。
对于这四个年龄相近的儿子,他总是难免存有一些比较之心。
他想借此机会,观察他们的品性和才能,看看谁能在未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抵达这山林茂密的苑囿,刘彻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一眼见到霍光也在今日的侍从队伍中,他便和颜悦色地打趣道:“哟,怎么还没见你长个呀?”
霍光微微一笑,回答道:“回陛下,臣虽未长个,但心中对陛下的忠诚与日俱增。”
刘彻闻言,心中一暖,暗自思忖:“这些儿子们,或许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他的目光在四个儿子身上一一扫过,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这可不似你兄长那般英武。”刘彻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对霍光说道,眼中带着慈父的宠溺。
霍光无奈地苦笑,心中却不免有些自嘲。他暗自思量:“已是十七岁的青年,为何身量却依旧如少年般?
七尺三寸(约一米六八)的身高,虽不算矮小,却远不及兄长那般挺拔。”
他心中不免有些怅然:“父亲和兄长皆是高挑伟岸,难道我独独遗传了母亲的娇小?”
刘彻见儿子们已不再骑乘小马,而是纷纷跨上了高头大马,心中的喜悦难以掩饰。
孩子们的成长速度令他惊叹,也更激发了他考较他们骑术的愿望。
他提议道:“朕看你们四兄弟今日不妨来一场赛马,以显男儿本色,你们意下如何?”
赛马的消息一经宣布,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迅速准备起来,比赛很快就开始了。
二皇子刘闳一出发便落在了后面。众人皆知他体质较弱,对他的骑术并不苛求。
刘彻心中更是怜惜,想到他母亲病重,恐怕时日无多,不禁心生感慨。
另外三骑则竞争激烈,太子刘据、三皇子刘文和四皇子刘同都奋力催马。
赛程过半,刘同渐渐落后,而太子和刘文则胶着不下。
刘文拼命加鞭,终于领先了一点点,却在最后一刻,太子的马似乎突然发力,猛地冲向终点,竟然以微弱优势率先到达。
刘彻站在高处,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刘文自幼便擅长骑射,而太子今日的表现更是令他满意。
他正暗自高兴,却见终点处争执起来。原来刘文不肯服输,坚称自己赢了,刘同也在旁边帮腔,认为三皇兄先到终点。
而守在终点线的马监金日碑,则坚持说是太子赢了一个马头。
刘据并未参与争吵,见父皇走来,他默默让到一旁。
刘彻看了他一眼,故意说道:“既然这样,就算据儿和文儿同时到达吧!”
刘据的嘴唇动了一下,似乎想为自己辩解,但转念一想,当时的形势确实难以分辨,便将话咽了回去。
他的表现让刘彻更加满意,暗自点头:“太子的谦逊和大度,正是一个未来君主应有的风范。”
刘彻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看到了太子的成长和成熟,也看到了其他儿子们的努力和进步。
他知道,这些孩子们都是他未来的希望,是他帝国的栋梁。
他决定,今后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