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生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投向了街边。
街头巷尾,一辆小摊售卖着热气腾腾的煎饼。摊主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士,身边站着一个小男孩,显然是她儿子。
童知唤顺着陈长生的目光望去,也看到了煎饼摊。
陈长生走近,站在摊前问道:“请问煎饼怎么卖?”
女士瞥了他一眼,回答:“每个三块钱,先生需要几个?”
小男孩在一旁模仿着:“三个硬币一个,先生要几个?”
他笑容稚嫩,透着几分天真。
“小七!”
女士连忙护住孩子,歉意道:“先生别介意,他太顽皮了。”
“没关系。”
陈长生温和地笑,然后蹲下与小男孩平视,问:“小家伙,你是老板吗?”
小七摇摇头,说:“我妈妈才是老板。”
“那你呢?你在这里做什么?”陈长生接着问。
“我是保安。”
小七挥动小手,笑着说:“负责保护妈妈,不让坏人欺负她!”
小七露出缺牙的笑容,透着几分憨态可掬。
女士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摸了摸小七的头。
桃儿笑了笑,对童知唤说:“你小时候肯定也一样淘气。”
童知唤挠挠头,笑着没否认。
“是这样吗?”
陈长生又问:“如果遇到你打不过的坏人怎么办?”
小七皱起眉头,挡在妈妈面前,坚定地说:“没人能欺负我妈妈!”
女士解释:“小七,这位先生不是坏人。”
小七这才舒展开眉头,让到一边。
陈长生站起身:“挺好的,是个懂事的孩子。”
女士对小七说:“先生夸你呢。”
小七眨了眨眼,看了看身前的青衫男子,道:“谢谢。”
陈长生微微一笑,转向童知唤:“你身上有三块钱吗?”
童知唤回答:“有的,先生。”
他走上前,将煎饼的钱交给那位女士。
女士双手接过,问:“先生吃辣吗?”
“稍微放点就行。”陈长生点头道。
“好的。”
女士应声,立刻忙碌起来。
陈长生问:“他多大了?上学了吗?”
女士答:“五岁了,要再等两年才能读书。”
陈长生点点头,没再多问。
不一会儿,煎饼做好了。
女士在煎饼上撒了点辣椒,陈长生尝了一口,味道不错,面团发酵得正好。
女士笑道:“先生过奖了,喜欢的话以后常来。”
陈长生却摇头:“如果还有以后,可能就吃不到煎饼了。”
女士疑惑,正要询问。
陈长生却忽然说:“下个月六月初三,晚上记得别熄灯。”
女士愣了一下,还是不太明白。
等回过神,发现三人已转身离开。
女士蹲下抱住小七。
她看着渐行渐远的先生,喃喃自语:“真是奇怪的人……”
“先生认识刚才那对母子吗?”
“不知道啊……”
“我觉得他们应该是认识的。”
桃儿和童知唤走在后面,低声讨论着,一路上聊个不停。
陈长生提着酒下山,空手而归,但仔细一想,至少吃了个煎饼。
走出坊市,他直接回到了流云观。
三人踏上上山的台阶,不远处的官道上,一位老人正赶着驴子前行。
“吁!”
拉车的驴子叫唤着,车上堆满茶叶、干果,还有几斤新鲜的肉。
赶驴的老人身穿旧衣,鞋上沾满泥土,些许白发夹杂在黑发间,看上去五十多岁,已经算是上了年纪。
“喝,喝……”
老人擦了擦汗,正打算休息,忽然眼睛一亮。
额头上的汗水滑落,他用手遮挡阳光,凝视着远处山上的台阶。
看见那抹青衫身影,老人的眼神停顿,恍惚间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背影。
“是他吗……”
老人微微张嘴,急忙拉住驴子身上的绳子,将它拴在路边。
然后不管不顾,连同板车上的货物一起。
他迈开步子,朝山上走去。
那个人对他来说似乎非常重要。
...
回到观中,陈长生去了书阁找了几本杂书翻阅,又从偏房拿出一坛酒,随意饮用。
刚坐下不久,就听到一个声音传来。
“先生,有人找您!”
童知唤在后院的亭子里喊了一声。
陈长生停顿一下,问:“是什么人?”
童知唤说:“是个普通的老人家,现在在道观门口等着呢。”
陈长生想了想,起身走向前院。
只见道观门口,站着一位头发略显花白的老者。
老人看到陈长生的瞬间,立刻怔住了。
“真是仙长!”
李四方神情有些呆滞,仿佛不敢相信,快步走向陈长生。
陈长生一时想不起他是谁,于是开口问:“这位老伯,我……认识您吗?”
“仙长忘了,那年您在我店里喝了杯茶,还帮我儿子算了一卦!”
李四方接着说:“对了对了,我儿子叫李安福,县长还有印象吗?”
陈长生一听,马上想起:“你是茶馆的老板?”
“对对对,就是我!”
李四方咧嘴笑了,接着说:“仙长当年那卦真神奇,那年八月的科举,我儿子真的考中了,和您说的一模一样,就是第六十五名!”
陈长生无奈一笑,说:“老板您说笑了,我可不是什么仙长,只是运气好猜对了,令郎能高中全凭自己的努力,与我无关。”
李四方仍然有些不信,随即说:“运气好哪能这么准,对了,仙长之前走的时候说回来会来我那喝茶,老朽还存了点好茶,就等着仙长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