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知唤离开后,道观上只剩下墨渊和桃儿两人。
或许是因为道观太过无聊,墨渊常常会下山去,有时跑到很远的地方,一两个月都不见踪影。
那段日子就像回到了最初的一年。
那时道观大门紧锁,只有桃儿在清扫院子里的积雪。
秋天过去,冬天来临。
桃儿独自一人坐在道观的石头桌子前看书,总感觉身边缺少了点什么。以前童知唤总是在旁边整理医药书籍,现在院子里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感觉油然而生。
桃儿也失去了读书的心情,嘟囔着说:“这个笨蛋,说什么经常回来看我,到现在这么久还没回来。”
她叹了口气,不再多想。
桃儿扭头看向天空,一阵寒风吹过,她竟然觉得这风有点冷。作为先天木灵体质的她,本不该有这样的感觉。
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变得更加寒冷。进了腊月,天空开始飘起小雪,比前几年的小了很多。
桃儿姑娘依旧照例清扫庭院。她把地面的雪扫成一堆,然后堆成了一个人形。可是堆着堆着,她突然觉得越来越像是童知唤的模样。于是,她也没心情继续堆下去,坐在屋檐下阖上了眼睛,不再关注任何事物。
“砰哒。”
没想到,道观的门忽然被人推开。
桃儿姑娘抬起头看去,只见一个满脸胡须的人站在门口,他的肩头、头发甚至胡须上都沾满了雪花。
“呼,呼……”
童知唤口中呼出一团团雾气,脸颊冻得通红。
“桃儿姑娘,我回来了。”童知唤说。
桃儿姑娘愣了一下,接着,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笨蛋。”
看到桃儿脸上的笑容,童知唤忘掉了这些日子的辛劳。
……
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然而世事无常,暴风雨随时可能降临。
……
天顺二十八年,正月初三。
立皇后的事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北漠使者不断施压,此事已经僵持了两年。终于,北漠人耐不住性子,打着立后为借口,挥师南下!
“敌袭!!!”
随着一声高喊,一支利箭疾射而来,直刺城墙上的士兵颈部,鲜血喷涌而出,洒落在城隍之上。视线转向城外,只见数里之外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六万北漠大军集结完毕,已经兵临城下。
边关告急!紧急情报八百里加急送达京城。
“报!!”
“边关急报!六万北漠大军已兵临城下,形势危急!”
天顺帝立刻下令派兵增援,并让一位多年未出战的老将亲自挂帅,迅速集结五万大军奔赴边关支援。
然而祸不单行。
同年,正月十九!
北域又传来紧急情报:多年未曾动作的北襄率领三万大军逼近北域边关。
乱局已经形成!
此刻,在大景朝堂之上,群臣人心惶惶。
北漠联合北襄,总兵力多达三十多万,而此时的大景加上皇宫卫队总共也只有二十万兵力,且面临两面夹击,这场战斗可以说极其紧张,一旦失误,将会万劫不复。
正在秋月坊的童知唤第一时间收到了书信通知,他被编入随军医生队伍,立即启程前往边关支援。
这对童知唤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
桃儿得知消息后,不免有些担忧。
于是她问:“很危险吗?”
童知唤努力挤出一丝让她安心的笑容,回答说:“桃儿姑娘不用担心,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在后方,并不需要上战场。”
他又一次撒了谎。如今边关地区早已一片混乱,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已经不安全。
桃儿似乎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她并未追问。
她走到桃树下,折下一根树枝,略微修剪了一下,做成一块木牌子。
“我之前听墨渊说过,桃木寓意平安。”
桃儿把那块桃木牌递给童知唤,说道:“送给你的。”
童知唤愣了一下,伸出手接过了木牌。
他看着手中的木牌,心中不禁有些恍惚。
童知唤露出了一个笑容,却显得有些牵强,他说道:“其实我童某这辈子不太相信这些个玩意儿,但还是要讲一句。”
“遇见桃儿姑娘这件事。”
“我真的算是运气爆棚了!”
听到这话,桃儿姑娘也是一时发愣。
她一时语塞,最后只轻轻吐出一句:“傻瓜。”
仅仅过了几天,童知唤便再次踏上了征程。
寒冬腊月,一匹骏马飞驰在官道上,一路向边疆疾奔而去。
童知唤最后一次回首望向山上那座道观。
仿佛看见道观门口站立着的桃儿姑娘,他温和地笑了笑,接着握紧手中的马鞭。
“驾!”
骏马如离弦之箭,直奔边疆。
桃儿姑娘则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返回道观,将大门重重关闭。
她在心里默默祝愿:希望他会平安归来吧。
……
原本预计这场战役会极其艰难。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中途竟然出现了转机。
北襄原本凶猛的攻击突然停止,后续调集的三万兵力也被召回。
一番调查才知道。
北襄国内竟然爆发了内乱!
昔日戍守边陲的一位诸侯趁机发动叛乱,率领四万大军南下直扑北襄王城。
此事发生后,北襄境内起义军接踵而起,纷纷加入其麾下,最初那四万兵马也随之壮大,最终竟然扩充至七万余人。
这一切的变化,皆源自北襄王之前的暴政,除了沉重的赋税外,前几年他还大肆兴建宫殿,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趁着这次大景的混乱,有人找到了机会,趁着敌方兵力薄弱之际揭竿而起。
内乱已成定局,北襄王不得不召回增派的兵力,但仍留下一部分军队配合北漠进攻大景,毕竟之前他们已有盟约,再加上北襄王实在不舍这块肥肉。
因此,战争陷入了僵持状态。
大景皇帝也在暗自松了口气,并与朝臣商议应对之策。
然而未料到北漠人的攻势格外凌厉,短短几天之内,边疆失守。
尽管朝廷迅速派出援军,但仍有两座城池失守。
北漠人在得知北襄内乱的消息后,放缓了攻势,转而采取骚扰战术。
即便如此,面对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大景仍然难以招架。
看来这场仗短期内还不会结束。
……
三年光阴匆匆而逝。
近年来战事频繁,各地征兵人数不断增加,但仍显不足。北漠与北襄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削弱大景的实力,关键时刻再痛击一下。
大景也借此间隙发展壮大自身,近来民间壮丁大多被征召入伍,为未来的大战做好充分准备。
昔日繁华的游灵坊如今失去了生气。
街道上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童,江边捕鱼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有的渔船搁浅在江边也无人问津。
钟正元坐在茶摊里,长叹了一口气,感慨道:“这世事真是难以预料啊……”
他抿了一口茶水,陷入沉思。
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也得离开这个地方了。一旦战火蔓延至此,这片宁静的土地也将毁于一旦。
就在他思索之际。
“啪嗒。”
忽然一双青白相间的皂靴踏入茶摊。
一位身着青衫之人径直走向钟正元,并在他对面坐下。
钟正元心中微微颤抖,抬眼望去,不由得一愣,随后喊道:“你……”
“你得还我的功德!”
陈长生被他突如其来的喝斥弄得有些懵。
他开口询问:“钟先生此言何意?陈某何时欠了您的功德呢?”
钟正元目光炯炯地盯着他,质问道:“你知道一夜之间失去三百年功德是什么滋味吗!”
陈长生眨了眨眼,反问道:“是谁有这样的能耐,能让钟先生遭受如此重创?”
钟正元没好气地说:“你还跟我装蒜!”
“这跟我有何相干?”
陈长生有些不解,接着稍作计算。
很快,他明白了其中缘由。
“原来如此。”
陈长生看向钟正元,说:“钟先生您真是无辜受害。”
“你你你……”
钟正元手指着他,气得连方向都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