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 第215章 兴办教育

第215章 兴办教育

    诸葛亮送走了两人,这下才开始考虑起来一些问题。


    诸葛亮对于高凡说的一句话很赞同,便是如果后继者不能像他一样如此用心做事,恐怕天下一统的大业就要无望。


    这是个现实问题,从心底来说,自己虽然和陛下感情深,可现实问题也很严重,陛下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么一来,朝中万一出现保守的倾向,一统江山就是困难。


    他对于高凡提出来的三省六部这个想法还是很赞同的,在大汉实行了多年来的三公九卿,已经有些问题了,九卿里面,郎中令,奉常,卫尉,太仆全是位高权重。


    而尚书五曹的职能,恰好与高凡所提出的六部职能能对的上号,反而权限较低,受限制较大。高凡上次清查土地人口,受的限制便十分的大。


    既然如此,干脆让支持伐魏的官员组成个团体,他们一起来操心朝廷的事。


    但这个事情,要开始做,第一件事是要找人。而且,他对于高凡提出的十一级官制也很赞赏。


    全国实行十一级官制,官员的管理就会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大量官员数量的增加,行政人员就要大量增加。


    要处理这个问题,就得大量招募人才。这么做,就要兴教育,还有,便是考试。


    而诸葛亮觉得,高凡待在长安当个京兆尹,也是屈才了,他决定,这件事情,就交给高凡和姜维去干。


    于是,诸葛亮心里想着,手上的笔便已经写下了一道命令,给发了过去。


    “什么,办学,考试?”已经当了高幕僚杨绪看着高凡递过来的文书,也是感到不可思议。


    “是啊,丞相说现在治理的地方躲了起来,要招募人才啊。”高凡也是说。


    “我看杨兄这一身本事可以用得上了。”高凡对着杨绪说。


    “啊,为何?”杨绪不解的问。


    “杨兄不是弘农杨氏出身,想必颇为博学吧,这次长安要办学,还要杨兄出力啊。”高凡说了起来。


    “这事我应该做的,不是大汉,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军中怎么混着呢。”杨绪激动了起来。


    毕竟,按照诸葛亮给出的方针,这次长安官学中教出来的学生,将会通过考试直接被选为基层官员。


    这样的话,自己可就是桃李满天下了。


    “那这学生怎么招?”杨绪问了起来。


    “这简单,军中烈士遗属优先。这些孩子们在学堂,也能吃几顿饱饭给家里减轻些负担。”高凡说道。其实高凡还有些用意,便是要通过这种手段来遏制士族。


    于是二人熬了个大夜,第二天定下来了一个大概的章程。不过高凡决定,要先考再办。


    没错,高凡也打算有枣没枣打三杆子。他打算,先在长安办一场大考,网罗人才。


    这批官员,他打算直接先安顿在京兆尹府下,然后再慢慢向诸葛亮推荐,这么一看,高凡倒有些培养自己小团体的意思了。


    不过,高凡明白,自己应该有一批自己的班底了,不然,将来如何掌控权力,兴复汉室呢。


    于是,长安的官学,也就这么开张了。


    高凡这次办官学,首先便是在军中进行了宣传,军中烈属优先入学,免费在学堂吃住。而至于军中子弟,则是其次,再次则是百姓子弟。


    凡是入学者,将来能够优先参加长安即将举行的第一次选官考试。


    这个方针,也得到了诸葛亮的大力支持,大量的文官被诸葛亮调了过来,而高凡也是将杨绪,赵爽二人调入学校中开始负责教学工作。


    高凡的思想下,首先便要教识字,这个时代,人均识字率不高,不过,高凡不想将来把这帮学生教成只会背文章的复读机。


    他首先自己编了一本数学教材,这件事倒是难坏了高凡,毕竟自己虽然懂得后世的数学,但他要编成一本书就有些难。


    不过高凡最终还是想出了办法,便是找自己的媳妇解决问题。


    毕竟自己的媳妇可是尚书令李严的女儿,哪能不懂文墨呢,反正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与其绣花,不如编编书。


    其实,他甚至想动员一批懂文化的女性参与进教学之中,只不过这毕竟是封建社会,有些事情要一步一步做。


    高凡初步的设想,则是以文学,数学,为基础,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可以加入工程学。


    其实这个工程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初步的物理,化学,建筑学,这些东西都要慢慢的初步形成教材。这就是很庞大的工作量了。


    其实他挺想找诸葛亮帮忙编写教材,但诸葛亮现在的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况且他也有所耳闻,据说诸葛亮已经开始在部分地方试行一些他之前提到的制度。


    高凡突然觉得压力特别大,他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扛住的,毕竟办一所学校,就能让他千头万绪,更何况是管好一个国家呢。


    而慢慢的,不光是学校 纸张的需求也是急速增大,于是高凡又是在长安开办造纸工厂,高凡的俸禄,赏赐也几乎全部都砸在了这些事情上面。


    不过幸亏诸葛亮全力支持,高凡能够维持的下去。


    而且,更重要的是,三国时代,在这时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魏国丢掉了关中,荆北后,战争的动员能力开始下降,再者刚刚迁都,朝局还在稳定阶段,要再次发动攻势,将会有困难。


    其实这时候让高凡在军中,反而发挥不了本事,倒不如来办学校。


    但现在最发愁的问题是,教师的缺额实在太大,经历乱世之后,连活人都不好找,还不要说是有文化能教书的人。


    至于士族,魏军每次作战,几乎都会选择强行迁移当地的豪门士族,而当地的豪门士族往往也会主动跟着魏军跑。


    理由也很简单,自打魏国实行九平中正制后,根据出身,门品定官职,自然士族跟着曹魏混更有空间。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利用寒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