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阅卷的时候,各大高校的招生办都会和各地的教育局建立联系通道。
为的就是能够提前得知一些消息,快人一步将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收入囊中。
虽然阅卷办公室不能和外界通信,阅卷老师也不能在此期间透露阅卷情况。
但一旦有重大情况,当地的教育局一定是第一个收到汇报的。
很快,芜城的教育局就收到了汇报:有一个考生创作题和作文题都拿了满分,并且阅卷老师一致认为这个考生的诗和文章都能成为经典,流传千古。
教育局领导知道以后,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诗和文章,居然让这些阅卷老师给出这样的评价。
于是第二天,《送窗友赴云程》和《滕王阁序》的原文,就出现在了领导的桌子上。
然后,这个消息和这两篇诗文,也出现在了各大高校的招生办公室里。
然后就是副院长的办公室,院长的办公室。
最后,这两篇文章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文学院院长的办公室里。
京都大学,文学院会议室。
会议桌是长条形的,院长坐在主位,其余教授都坐在两边。
这些教授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也有清瘦的年轻人。
还有气质高雅、风韵犹存的妇人,还有青春靓丽、充满个性的都市丽人……
此刻,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两页a4纸,上面映着《送窗友赴云程》和《滕王阁序》的原文。
等大家都看完了,抬起头来的时候,院长才问:“大家觉有什么看法?”
底下的教授们心思各异。
有的人惊为天人,有的人难以置信,有的人爱才惜才,有的人则充满了嫉妒。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精神清矍,他的声音充满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激昂:
“天才之作!气脉连贯,筋骨宛在,浑然天成!简直让我叹为观止!不知这是哪位方家的作品?”
院长也不敢托大,这位可是泰山北斗,他向老教授微微致意,说出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答案。
“这是一位高中生的作品,出现在本次的高考作文中。”
“什么?!”
包括老教授,每个人都不可置信的睁大了眼睛。
这些教授里,有些人研究了半辈子文学,教了半辈子文学,到头来自己却没有写出过一篇像样的作品。
现在,你却告诉我一个高中生居然写出了这样能够流传千古的作品?
那我们几十年的努力和研究算什么?
笑话吗?
作为文学院的教授,他们比谁都了解这篇《滕王阁序》的含金量。
五千年来骈文,只怕没有能出其右者!
至于那首《送窗友赴云程》,虽然比《滕王阁序》略差,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也一定能够流传千古,为人所传颂。
这些教授心里闪过这些念头,一些人正想发表自己的质疑的时候,就听到院长说:
“这是今天早上招生办公室送上来的,据说他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从教育局搞到了这两篇文章。”
听到院长的话,教授们心中似乎有一道闪电划过,他们瞬间就抓住了重点。
招生!
没错!就是招生!
我自己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但我教的学生能写出如此千古名作,谁人能不称我一声名师?
以后史书讲到这篇文章,写到这位天纵奇才,焉能没有我的笔墨?
这一群教授们很快骚乱起来,将会议室变成了菜市场。
“院长,一定要把这个学生招到我们学校来!这样的璞玉,岂能让庸人打磨?”
“没错,除了我们学校,还有谁能教导这样的天纵奇才?”
“对!绝不能让华清老狗把这样的学生抢走!”
“文学系百年声誉,靠此一人就可以延续!”
“一定要抢在华清狗之前!”
“不惜一切代价,这个学生必须是我们京大的人!”
“快!让招生办赶快搞清楚这位考生的身份,直接上门去邀请他来我们学校读书!”
……
就连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都忍不住站起来道:“这样的良才美玉,不应当让他误入歧途。”
校长却无奈地摊开了手:“诸位,我很能理解大家惜才爱才的心情。但是,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位考生的身份,阅卷还没有结束,教育局那边肯定不会违反纪律透露考生的信息。”
听到院长的话,大家又都沉默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虽然在文学界举足轻重,但在政界却不值一提。
想要从教育局搞到这个学生的信息,简直难如登天!
沉默中,却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校长能告诉我这是从哪个教育局拿到这两篇文章的吗?”
所有人都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大家都认出了这个说话的老教授。
这个教授教的是文学鉴赏,这门课只不过是一门选修课程,在文学系算不上重要,因此很多年轻的教授都对他印象不深。
“刘教授。”院长点出了他的名字,“这两篇文章,来自芜城教育局。”
刘教授就是那位在文学鉴赏课上讲周硕的诗的老师,他的文学鉴赏课在文学院虽然不受重视,但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系目前还没有人能超越。
因此院长对他还是非常熟悉的。
刘教授自从读过周硕的诗之后,本来对“天才高中生”之类的词本来就很敏感,一听到是高考,下意识的他就联想到了周硕。
“我可能知道这两篇诗文是谁写的。”刘教授说,“如果是芜城的话,应该是芜湖一中高三(七)班的周硕。”
???
其他的教授都睁了大眼睛看着他,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刘教授能够直接说出这个考生的学校和班级,甚至是名字。
难道这位刘教授,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问出了大家心里的疑问:“何以知之?”
刘教授回答:“我去年在《诗刊》上读过他的诗,上面有他的学校,这个周硕今年刚好读高三。”
“《诗刊》上有一首词写的非常豪迈,单以豪放气概而言,这首词甚至能与苏轼和辛弃疾两位比肩。”
“所以我就想着,会不会和这个写《滕王阁序》的是同一个人?一个小小的芜湖,还不至于同时出现两个这样的天纵奇才。”
另一位教授也道:“对对对!我也有印象,去年《诗刊》确实刊登了一个高三学生的作品,我当时还感慨这个学生天才来着。”
大家听他们两个这么一说,心里基本上都有数了。
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同一个人了。
这世界上的天才,哪有这么多?
许多教授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喜形于色。
很多时候,抢人才打得就是一个信息差。
如果他们能够提前知道这个学生的信息,就能提前和这个学生谈好条件。
等华清那边反应过来,他们连合同都签好了。
就算华清再有钱,就算华清能给出更好的条件,他们也只能望“人”兴叹,无能狂怒。
一想到到时候华清那边得知这件事情的表情,大家就觉得爽翻了。
至于华清之外的学校——
抱歉,他们还不放在眼里。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问:“你说的那首词,能背得下来吗?”
刘教授回答:“可以。”
虽然这首词不短,但刘教授很喜欢它,多次读诵,早就倒背如流了。
于是刘教授就在这个办公室给教授们背诵了这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文学院的其他教授们,听完这首词,不由得心潮澎湃。
这首词与前面的《滕王阁序》相比,又是不同的风格。
这种豪迈之气,和目空一切的少年轻狂,让他们想到了李白,想到了苏轼和辛弃疾。
天才横溢,豪迈狂放!
“好好好!”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忍不住鼓起掌来,“即便苏辛再生,李白在世,这位高中生也能与之一较长短!”
等老教授说完,院长也说:“这样看的话,大概就是同一个人了。既然这样,我马上安排招生办的人去芜城,一旦核实这位高中生的身份,就把他招到我们系来。”
“大家觉得,给什么条件好呢?”
一位教授说:“奖学金肯定是要给的。”
另一位教授说:“学费肯定是要免的。”
再一位教授说:“肯定是要本硕连读的。”
又一位教授说:“这样的良才美玉,只要用心雕琢,本硕博连读都够了。等他毕业,就让他留校,过几年,就给他评个教授。”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说:“老头子我很久都没有带过学生了,见到这样的良才美玉,不免心痒难耐,忍不住想要再收一个关门弟子。”
其他教授刷刷的看向他,这位可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如果能被他收为关门弟子,那这个高中生至少可以少走三十年弯路。
刘教授暗骂一声,这老登真是不要脸,想借徒弟邀名就直说,还假惺惺说什么“心痒难耐”“关门弟子”。
刘教授也说:“我手底下还空着不少博士名额,我觉得这个学生更适合我。”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一瞪眼:“怎么,你想和我争?”
刘教授自然不甘示弱:“张教授,搞学术,我不如你;但要说文学创作,只怕你未必能当他的老师。”
刘教授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你张教授在文学创作上不能当他的老师,而我却可以,言下之意自然是文学创作上你不如我了。
这样既打压了老头的嚣张气焰,又没有当面撕破脸皮,不至于让他下不来台。
这位张教授在学术界可是泰斗级人物,徒子徒孙无数,而刘教授醉心创作,培养学生搞学术就难免差了些。
形势比人强,语气弱一点也不算丢人。
会议室里的人个个都是搞文学的,当然能够轻而易举的听出刘教授的弦外之音。
其他教授洞若观火,心里虽然已经摆上花生瓜子小板凳了,却没有一个人掺和。
毕竟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还是隔岸观火的好。
“好好好!好得很!”白发苍苍的张教授怒极反笑,“那咱们就各凭本事!我倒要看看,这块璞玉到底是被我收录门墙,还是被你刘大教授妙手雕琢。”
刘教授笑道:“那我就拭目以待。”
……
而当京都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联系上周硕的时候,华清大学招生办公室的人已经在周硕家里喝茶了。
当京都大学招生办的人在电话里听到华清大学招生办的人正和周硕的家长相谈甚欢的时候,人都傻了。
院长不是说我们是第一个知道周硕身份的吗?怎么华清狗居然会比我们还快?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呀!
京都大学招生办公室的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