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让士兵收缴武器。派了一千士兵,看押俘虏。然后过来扶起王览和王祥,说道:“王别驾勤政爱民的大名早已名声在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必寻此短剑呢?如今大汉复兴,收复中原正是需要人才治理的时候,王别驾可要保重身体啊!”
王祥把头扭了过去,眼中含泪,低头不语。
关平让士兵把王祥带了下去。然后对王览说道:“王将军乃识时务之俊杰,如今归降大汉,正有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你可想得?”
王览一听有立功的机会,非常激动,问道:“不知将军让我做何事?”
“如今将军和王别驾投降,徐州城还未知。我想请王将军与我装作败军,炸开城门,然后由将军劝说吕虔投降,如果此计成功,将军当居首功。将来表奏皇帝陛下,必能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王览一听大喜,立刻点头同意。
姜维让投降士兵脱下军衣,再把死亡士兵的服装脱下来了一些。共3000蜀军换上徐州军的服装。然后姜维和王览带领着往徐州城跑去。剩余的蜀军在后面2里地外假装紧追不舍。半个时辰后,来到徐州城外。姜维让王览在城下叫城。吕虔得知王览带的败军回来了。赶紧问:“你父亲王祥何在?”
“正在芒砀山和蜀军对峙,我这一路被姜维杀败,请刺史大人开门。我们进城后一起防守徐州城,防止姜维攻城。”王览说。
吕虔不疑有他,让士兵打开城门。姜维大军进城。吕虔上前,正要询问一下。姜维大手一挥,士兵们向左右散开,瞬间把吕虔包围了。另一部分士兵向两侧城墙上冲去。城内士兵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也没阻拦。
吕虔见被包围了,问道:“王将军,这是何意啊?”
王览一报拳说道:“刺史大人,我们父子已经投降了蜀军,这位就是蜀军主将姜维将军。如今大汉军队兵临城下,占据九州半壁江山,将来也必然是大汉一统天下。正所谓良鸟择木而栖,刺史大人,不如率众投降吧,这样也能免去城里士兵和百姓的伤亡。城外蜀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正在这是城外杀声震天,蜀军已经到了城外,吕虔早就有投降之意,一看形势,立刻向姜维拱手说道:“将军,我早有归顺大汉之意,只是投报无门。如今将军前来,正好献于将军。”说罢从怀里掏出印鉴,双手递给姜维。
姜维用大枪挑起来,捧在手中。说道:“吕大人能够审时度势,顺应天时,实乃百姓之幸,士兵之幸,徐州之幸也!吕大人就召集城内文臣武将到帅府议事吧。”
“遵令!”吕虔立刻安排亲兵到各门召集文武。
半个小时后,所有人到了帅府,姜维在这段时间也让大军进了城,接手了城防。
王览和吕虔等文武官员进了帅府,姜维坐在主位,让吕虔坐在旁边,姜维让吕虔对大家说明了情况。众人早知蜀军来了,很多人也知道了关平等用一年时间拿下雍凉和中原。可谓百战百胜,攻无不克。知道徐州迟早被拿下。所以早就人心惶惶了。现在听吕虔说投降了,也就顺势投降了。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姜维大喜。让吕虔暂代徐州刺史之职,并让他下令,让王昶投降,迎接关兴大军南进。吕虔照办,让亲兵带着刺史大印去传令。同时让吕虔传令给其他地区军兵,撤兵等待收编。姜维派出亲兵给李云飞和关得胜传信,让他们火速进城。接管城防。
两个时辰后,李云飞和关得胜来到徐州城外,姜维让李云飞带着吕虔的令箭带上5000大军去接手下邳。那里还有1万人马,得防备他们反抗。高杰带士兵出榜安民,宣讲蜀汉政策。关得胜对投降士兵进行收编,宣讲“蜀四条”。姜维快马加鞭把徐州的消息报给关平。
此时琅琊郡的王昶正在鲁南山脉中和关兴大军进行对峙,臧天霸的大军已经攻入了东海郡。王昶的大军还在琅琊郡据关以守。王昶和关兴大军已经打过一仗了,王昶手下副将不到十个回合,就被关兴斩杀。王昶出马想和关兴打,令狐愚出马,对王昶进行了劝降。王昶虽然知道王凌、王广、王基、令狐愚等人都得到了关平重用,但还是心有不甘,凭借自己六万大军,王昶相信关兴一时半刻进不了徐州。但他还是担心蜀军会从谯郡出兵。那样他就算是本事再大也分身乏术了。他是了解吕虔的。这个人懦弱,缺乏果断。对带兵打仗更是一窍不通。就连内政,也是交给了王祥处理。他基本上是一个甩手掌柜。王祥也是一个内政管理大于军事战略的人。所以徐州只能依靠自己了。令狐愚劝降王昶后,王昶虽然没有答应投降,但也觉得军情十分紧张,如果蜀军从谯郡出兵,恐怕徐州难保。无奈,他也只能守一时算一时。知道关兴勇猛,王昶也不敢贸然进兵攻击关兴,于是据关以守。倒是把琅琊郡北部关口防守的十分严密。关兴想进一步,也是非常困难。
这天,关兴,徐仁杰和令狐愚三人正在商议对策。徐仁杰这段时间在周边观察地形,发现琅琊郡东部靠海有一段靠海平原十分平坦,可以行大军,绕到王昶大军背后。再里外夹击,必能拿下王昶。
关兴大喜,于是派令狐愚和徐仁杰在关前镇守,假装继续攻城。自己三更时分带领3万骑兵悄悄向东海边出发。东海边地势平坦王昶即使派军镇守,也抵挡不了关兴的连弩兵和重骑兵联军的几次冲击。现在蜀军的3万特种兵,除非三倍于己,否则根本挡不住。
大约两个个时辰后,大军来到了海边。关兴顾不得看大海,被海风吹着,原本疲劳的将士们,个个精神为之一振。关兴打马向南,重骑兵在海滩上趟起一阵烟尘。狼烟过后,大地恢复安宁,只在沙滩上留下一片凌乱的马蹄痕迹。
又过了一个时辰,东方渐渐泛起一片青光。关平让大军就地休息,吃些干粮和水。让马也在路边吃着草,喝些水。
半个时辰后,大军继续行进。远远看见右边的山峰已经不见,前方是一片平原。关兴让大军沿着大山边缘向右拐,直奔琅琊郡腹地。根据时间和地图估计,此地应该是琅琊郡中心位置。往北走就是王昶驻守的关隘。往南30多里就是琅琊郡的郡城所在。关兴临时决定先攻打琅琊郡城。因为此时主力大军都在关口守护。郡城内只有少量军士。拿下琅琊郡城,就可以截断王昶的粮草供应。到时候,再攻打,王昶军就会不战自乱。想至此,大军向南杀去。30里地,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关兴让大军包围郡城,让士兵对城上喊话,劝降!“城上将士们听着,我们是大汉军兵现在已经拿下关隘,王昶已经投降啦。赶快开城投降,迟了就没命啦!城上士兵一看几万蜀军把四门包围,城内只有2000守军。郡守大人曹奎一下就吓傻了!赶紧站在城上大喊:“大汉军爷,哪位是主将?我有话说!”
关兴往前一点,说道:“我就是主将关兴,你可是郡守?有何话说?”
“不错,我就是郡守曹奎,我愿意投降,你们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吗?”
“郡守大人及城上将士们放心,我们大汉军队一向优待降兵,只要真心投降,我们既往不咎,官复原职,有功的还可以得到升赏!”关兴说道。
“好的将军,我这就让士兵们打开城门。”郡守曹奎立刻命人开城门,迎接大汉军兵进城。
关兴率5000士兵进城接手城防。清点府库,收缴降兵武器,出榜安民,对城内士兵和百姓讲解大汉政策和“蜀四条”等。让所有官员各司其职,一切不变。曹奎郡守职务不变。由于献城有功,给他记了大功一件,等上报朝廷,再另行封赏。曹奎大喜。也十分卖力,配合汉军安稳百姓。
一切安排就绪,关兴留下副将金龙带5000军兵守城。让他将琅琊郡城四门紧闭,做好防守,防止王昶回军救援。然后率领剩余大军冲出北门,直奔王昶镇守的关隘穆棱关。
穆陵关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是春秋时期齐国南部长城的一处重要关隘。当时齐国犹嫌不足,在穆陵关以北5公里,又构筑了第二道长城防线。二道防线从泰薄顶东侧的脖根腿北去,经草山亭、太平山、青石胡同、城顶山、摘月山、卧牛城,在临朐、安丘境内转一个大弯,在莒县、沂水边界与第一道长城会合,两道长城围成一个以穆陵关为核心方圆五十里的“长城城”。二道长城的关口名“大关”,大关以北不远是“小关”。小关、大关、穆陵关,三重防线三道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纵深防御体系。穆陵关是青州去往琅琊郡后,大岘山山口的一座古关隘,此时保存的还是齐国时的样子。王昶把6万大军驻扎在这城中,每层关有2万大军。等关兴来到关前一看,傻眼了。本以为王昶大军是在一片山谷中驻扎。直接冲锋就行。没想到,走近了才知道,这边还有一座城墙。可谓就是一座四面有墙的城。从这边也无法直接进攻!
关兴无奈,让大军在此地驻扎。让1万士兵做好防御。其余士兵建造营房,埋锅造饭。既然和自己想的不一样,那就以稳为主吧。这次拿下琅琊郡,获得粮草30万石,足够供应3万大军半年使用了。听琅琊郡守曹奎所说,王昶带了2万石粮食,只够六万大军十天吃的,所以并不着急。耗下去,王昶必败。
这样,大军僵持了5天。臧天霸的大军已经拿下了东海郡。关兴得到了消息。正在焦急。每天派人关下叫阵。王昶得知关兴到了后面,就知道大事不妙。一来琅琊郡怕是已经失守,二来蜀军两路夹击,可谓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等粮食用完,就是死路一条啊。王昶派亲兵到徐州打探消息。全都被蜀军抓住了。如果能放过去几个,王昶也能早点得知徐州投降的消息了。
1到了第七天,粮食不多了,由于粮道和郡城被蜀军控制,士兵们已经有了焦躁情绪。甚至出现了逃兵。王昶的心也出现了波动。因为蜀军每天都在城下劝降,讲解蜀四条和大汉政策等。
终于这一天吕虔的传令兵到了,拿着刺史大印,关兴放他来到关前,招降王昶。王昶终于像泄了气的皮球,失去了斗志。下令开城投降。几万大军也都无精打采。关兴大军进入关隘,接手城防。收缴了降兵的武器。给他们讲解蜀四条,不想当兵的立刻可以遣散回家,还发路费,分田地,分老婆。分房子。想参军的,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参军,甚至进入特种兵。士兵们见这是真的,也都一个个精神起来。最后参军的人有3万,其余不想参军的和年老体弱的都被遣散回琅琊郡,由郡守曹奎安排登记。等在附近划出屯田区域和安置小区后,进行分配安置。
三天后,徐州境内的郡县全部投降。姜维、关兴、臧天霸等人在彭城会师。各地城防都已更换成汉军。原有徐州军兵重新编制。挑选出了8万精壮士兵,其余留在各地做日常治安,屯田等。徐州原本就是产粮食大省,地势平整,是屯田的好地方。关兴留下大军驻守穆棱关,3000人驻守琅琊郡,3000人驻守东海郡,下邳和彭城各留下大军。剩余10万大军,加上投降的八万大军,全部开往广陵郡。准备从北部攻打淮南。至此徐州彻底归入蜀汉手中。关兴让臧天霸和徐仁杰分别镇守彭城和下邳。令狐愚和高杰,李云飞,姜维,关兴率领大军直奔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