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末世:开局建造地铁核战庇护所 > 第305章 我可先斩后奏

第305章 我可先斩后奏

    说罢,蓝城禹不再理会中年男人,在明确了自己的行动绝不是一场乌龙后,蓝城禹身为元帅的气场骤然爆发。


    是,核战摧毁了很多证据。他们程序做的也很合情合理,挑不出什么毛病。还有各路派系盘根错节,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可这又如何呢?


    我堂堂一个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开疆辟土的大元帅会怕你们?


    你们利益链复杂又如何,我老蓝又不是你们文官体系的人,咱呐,不怕得罪人。


    就算现在只拿到了一点关联性的线索那又怎样,退一万步说,哪怕是没有拿到一丁点线索又如何?吾乃天官,手握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况且文官集团内部又不是铁板一块,有人掉下来,就会有人高兴,位置有了空缺,那就得补人,这可是妥妥的进步机会啊!


    是人就会想进步,不如借尔人头一用,以安天下黎民百姓。


    ……


    随着调查的深入,所谓的“特级避难所”内部情况也被摸了个透。


    二代核电变成了一代,原本可供给百万人生活十几年的粮食大大缩水,只能供给两三万人。


    别问,问就是都分给下面的私人庇护所了,美其名曰,保护重要产业的战后发展。


    算上所有私人庇护所的人口,禹杭在核战后幸存者的总数是两万一千五百六十二人。连天空之城的一个零头都比不上!


    在战前的时候,禹杭的名气很大,这里被誉为全华夏经商环境最好的城市,深受广大企业家好评。


    但换回来思考,所谓经商环境好,那就是当地相关部门在处理劳务、土地、市场等问题的时候,会更多偏向于帮扶企业,而非劳动者。


    为什么会偏呢?这其实是个历史问题,早在唐宋时期江南就形成了商业文化,再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后,江南及其周边地市已然稳固了这种模式。


    这也就导致江南一带成为了华夏这个农业文明中唯一孕育出的商业文明。


    这里的人通常都等级观念薄弱,具有契约精神和冒险精神,轻身份重财富,道德感也几乎没有。


    战前时代的其他省市朋友总是会吐槽,这里的人不爱喝酒,不爱夜生活。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高等教育普及率高和家教严,但其实那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因为这里是商业文明。


    商业文明几乎不会去做没有利益的事情,这里的人在做事之前总是会考虑利益得失。通常他们只对两件事感兴趣,一是扩大商业版图(兼并),二是赚钱(积累资本)。


    而农业文明有个习惯,春耕秋收,每当收获的季节总是要祭祀一番然后烹羊宰牛大吃大喝犒劳自己一年的辛苦。


    文明性质不同,思想内核也就不同。


    江南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拿去大吃大喝,为什么会有人把时间空出来去玩而不是去多赚点钱。


    同样,其他地区的人也想不明白,我赚了钱不享受,那钱不是白赚了吗?


    华夏的基层干部基本上都是从本地选上来的,这套方案古已有之,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令。


    所以这帮本地干部自然也同样具备商业文明的冒险精神,事实上也是如此。华夏历次变革,总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因为非沿海的内地地区的人心态总是求稳。


    农业文明天生畏惧权力,害怕风险,认为世事无常,规则不明确。商业文明天生敢于冒险,认为世界千变万化但是规则是明确的。


    正因如此,蓝城禹倒也不奇怪为什么禹杭的人为啥胆子这么大,敢这么玩。这种事情早在武安和天空之城就玩过一次了,要知道那边的外来人口可是占比更多的,就这样还玩出了个“张刘”。


    而且这种事情都已经算是这块地区的老传统艺能了。宋朝的时候便有以江南官宦为首的三党之争,明朝的时候更甚之,严党、徐党、清流、东林党络绎不绝。


    尤其是东林党,


    在那时候就开始喊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了,更何况今天连皇帝都没有了。


    不过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核战爆发会产生混乱和秩序崩溃,禹杭的人想趁这种混乱和无秩序来掩盖他们所做的事情,这是表面的。


    更深入的原因呢?总是要有个为什么的。


    别说什么为了贪财,做官做到了这个地步,除非自己在斗争中失败了,退居二线了,否则都不会萌发什么贪财的想法,就算是贪,那也是拿老百姓的,哪有拿公家的。


    这个问题没有纠结蓝城禹很久,随着审讯的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在他强硬的铁腕手段下,很快就有人交代了。


    答案是推进ai的深入化、全面化。


    没错,核战前禹杭就布局了''智能城市''计划,不过这个计划经过讨论最终被驳回了,理由是推进ai不利于社会稳定。


    但禹杭的老板们没有放弃,他们认为核战是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这里的干部们也认为此事利国,所以,一手推进了这个计划。


    有道是,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扛。


    计划也很成功,一个八百多万人口的大城被减员至两万余,并且还保全了绝大多数的数字经济、智能化科技人才与资料设备。


    可以说,只需要等待一股强大的生产力注入,这里很快就能变成一个理想当中依赖ai实现高效管理和生产秩序的新世界。


    至于生产力从哪来呢?那就是用避难所的物资去换!


    早在战前时代,七七八八的材料费、物资费就开始调拨了。一方面是为了建立利益关系,另一方面为的就是把打成一片稀烂的禹杭通过建立的利益关系在战后分配到足够资源从而得以快速重建起来。


    调查到了这里,蓝城禹也算是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上面没有人查下来,因为上面也同样有人参与了这件事情当中啊!


    激进主义的ai派虽说在地方上更多,但在朝中也不少。


    那么蓝城禹现在就面临着一个抉择,究竟是把这事捅上去呢,还是抓几个弃子,此事就到此为止呢?


    真要捅上去,那可就是破了天了!


    哪怕是如今建立开疆辟土功劳的他,都感觉自己可能有点罩不住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