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有一位书生,叫周玉生,少年时就很信奉吕大仙,也就是吕洞宾。二十岁那年,周玉生去考试,临走之前,就拜了拜吕洞宾的画像。
拜过吕洞宾之后,周玉生发现,自己的砚台盒子动了,他觉得奇怪,就打开看看。结果,里面有一张纸,上面用红笔写着“功名只问三娘子,不待朱衣暗点头”。
周玉生在家中排行第三,三娘子莫非就是自己的娘子?他这么想着,于是叫来妻子,问她这两句话是不是她写的。当时,他妻子正在忙着,很敷衍地回他,一连说了几个“中”(他妻子是河南人)。
周玉生一听,妻子居然说了几个“中”,以为是吕洞宾显灵了,借着妻子之口,暗示他考试能中功名,而且肯定是连续几次都考中,因此心中高兴。只是,周玉生不知道,自己妻子为何能提前预知,不过因为快要考试了,他就没多问。
结果,到了京城考试后,结果出来,周玉生根本没中,他很失落,认为是吕洞宾骗了他,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理解错了。
正要在京城玩几天,散散心,周玉生又接到家书,原来是妻子病重,已经奄奄一息了。周玉生大惊,连夜回家了。但是,等周玉生到家时,家里已经为妻子举办葬礼了。周玉生和妻子感情颇好,此时他顿时万分悲痛,加上名落孙山,一时差点没挺过去,那时候他也没在想吕洞宾的那番话了。
几个月后,周玉生走出悲痛,想起吕洞宾的话,忽然顿悟:我虽然在家中行三,但是在宗族中却排名十二,所谓三娘子,应该不是我的妻子,而是另有其人,只是以前我没有想到。
想到这里,周玉生又向吕洞宾祷告,可惜这次吕洞宾没啥指示。
过了一阵子,周玉生从水路去淮上拜访亲戚,其实就是要给自己看看姻缘。临行前,晚上他又梦到了吕洞宾说“功名只问三娘子,不待朱衣暗点头”。只是,梦中这两句话飘动着,其余字都正常,唯独“三”字金灿灿的。
醒来后,周玉生想了半天,隐约觉得,也许三娘子姓金,其余他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一日,船在一个县城边,周玉生姐姐嫁到这儿了,他顺路来看望姐姐。上岸走了一里路后,池塘芦苇丛中有人小声说话,周玉生一听,那人说的是“金三娘子天上人,那得便偶穷措大”,紧接着又有一人说“冥数果应合,措大亦正不穷”。
周玉生听到后,心中一动,进入芦苇丛,一看两人像是渔翁,都带着斗笠,却光着脚。周玉生上前施礼,问二人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两人回答:往东走二里半路,北面有一座豪宅,你进去问问就懂了。我们没空,不能带你去了,不过,不久后我们还会再见。
说完后,两人匆忙离开了。
周玉生想着二人的话,跟吕大仙的话有关联,觉得自己的姻缘能定了。他急忙按二人所说的方向走,果然找到了豪宅。他敲了敲门,没人回答,他一推门,门直接开了,于是他就进了屋里。
此时,有人斥责:哪来的少年,怎么能擅自闯入别人家中,按法律应该要打一顿板子!
古代私闯民宅确实是大罪,周玉生害怕,一抬头看到老妪从屋里出来,穿着华丽的衣服,目光炯炯有神,不过她脸上没有怒容,显然并没有生气。
周玉生上前施礼,说:天色已晚,我迷了路,没有住宿之处,因此唐突了。我想要结束一晚上,不知道姥姥愿意吗?
老妪盯着周玉生看了半天,这才慢慢说:我家里有空闲的屋子,借给秀才郎住,也算是佳话。
于是,老妪领着周玉生,来到东侧一个小巷子里,走了一段路,来到小院子里。院子里有三间精美的屋子,周围都是花草树木,很是幽雅。老妪打开房门,里面有不少书架,摆着很多书,其余案几、床铺、桌椅等都很干净,一尘不染,似乎是专门为客人设置的房子。
老妪离开后,来了个仆人。
周玉生看到墙上有一幅画,画上有一副对联,“鸣鸾金作佩,挥麈玉闻声。”金对玉,莫非是金三娘子在此,和自己(玉生)要成夫妻了?周玉生很高兴,叫来仆人,问这间房子的主人是谁。
仆人说:公子听到了有人说话,这才来此,何必多此一问呢?
周玉生一听,更加高兴了,叫仆人去弄些酒菜来。他喝酒吃饭,心中高兴,觉得酒很美,甘冽异常,而那些果子,则是他没见过的。仆人说:这是我家娘子亲自摘的异果,可以用来下酒,别有滋味。
吃了果子后,居然直接醒酒了,看来这果子确实很神奇。不过,这家娘子到底什么样呢?周玉生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睡觉的时候,仆人送来了枕头、被子,周玉生闻到上面有一股奇香,沁入心脾,他骨头都快化了,一晚上都没睡着。
晨起后,仆人送来洗漱用品和早饭,还说:往东去有园子,可以到那里娱乐,不用担心无聊。
周玉生大喜,也不吃早饭,直接去了园子里。果然,园子里很漂亮,亭台掩映,小桥流水,奇花异石,五彩缤纷,在稀疏的篱笆里,许多花儿争相斗艳,美丽极了。
这时候,传来脚步声,周玉生藏在树后面偷偷看,只见几个女婢,穿着红绿衣服,拿着篮子,采摘花儿。
婢女后面,则是之前的老妪,她身边还有一位美丽少女,大约十七八岁。可能是清晨的原因,她没有化很浓的妆,但也足以算是倾国倾城了,周玉生看得呆了,神魂颠倒。
少女自己摘了一朵花,准备插到头发上,旁边的婢女立马拿了铜镜,放在她眼前。少女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颇为满意,一笑倾城。
一行人采了花后,准备离开,周玉生等不及了,想出来见见少女。老妪忽然说:树后面有人,姑娘快回避。那少女听到后,立刻转身要走。
周玉生忍不住了,大声说:既然姑娘已经现了倩身,慰我相思之情,为何又要离我而去呢?
少女回头了,微笑着又带了一点害羞,她小声对旁边老妪说:木已成舟了,好事也只是在早晚之间,看他那猴急的色样,真是等不及了。
说完后,少女拿着香扇遮住脸,跟着婢女在旁边看着。
此时,老妪说话了:我家小娘子本是上界仙女,因为被贬谪,才到人间来。因为和公子有姻缘,要嫁给公子,所以才在此间买下豪宅,等待公子。如果公子不被别人的话蛊惑到,我家小娘子就能和你在一起,永生美好。
周玉生此时哪里还会想太多,赶紧答应了。
少女一听,拿开了扇子,向着周玉生招手,两人到旁边的小轩中并坐,婢女们端来了点心异果,两人一边吃,一边看着对方笑,俨然恩爱小夫妻。
吃过饭后,少女对周玉生说:你我佳偶是上天做主,而且有吕大仙做媒,本来我们应该尽快成婚。只是,对公子而言,前朝也很重要,我不敢以姻缘耽误你。现在,我给你黄金百斤,拨几个干练的仆人,你快去帝都吧,会有奇遇的。到时候,你考中功名,咱们才能做快活鸳鸯。去吧,千万不要因此怪罪我。
少女说完,让老妪喊来两个仆人。周玉生一看,这两个仆人,居然就是他在芦苇丛里看到的两个渔翁。
周玉生觉得奇怪,但想到少女是天仙,也就不再多问。少女催促他赶紧去帝都,周玉生百般不舍,但迫于大义,他还是毅然决然去了。
上船以后,周玉生觉得奇怪。那两人虽然是仆人,但是对他很傲慢,也不太听话。周玉生觉得,他们是少女身边的人,后面可能还得用到他们,于是隐忍不说。问过之后他才知道,两人一个姓解,一个姓杨。
解杨二人有时候不在周玉生身边,行踪飘忽不定,周玉生也不敢问。
这一日,三人要过天妃闸(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旧县东),听到一位从北而来的人说:有个公子的船翻了,尸体都捞不到了,走这段水路可得小心。
周玉生一听,心中害怕,解杨二人笑着说:奇货可居啊!
两人说完,姓解的一头扎入水中,周玉生大惊,还以为他落水了,要喊救命。但是,姓杨的连忙用手止住他了。
船行十几里后,姓解的出了水面,踏浪而来。他背上还有一人,穿着鲜艳衣服,头上帽子丢了,应该就是刚才那个落水的公子。
姓解的一跃上了船头,然后把那个公子放下来,摇了摇头,吹一口气,那个公子就活过来了。姓杨的看了看周玉生,指了指衣服,周玉生明白,拿出新衣服给那个公子换上,又端来美味的粥,那个公子吃了后,恢复了许多。
一问才知道,公子父亲是大官,很有名。公子因为有事回家,落水遇难,幸亏姓解的救了他。
周玉生对他说:兄长,你既然走水路不顺,还是走陆路吧,我去给你买些东西准备。
周玉生买了四头健壮的骡子,几个伙计,然后又买了一些衣服,花了很多钱。公子感激涕零,知道周玉生要北上,于是写了一封信让周玉生带给父亲。信中,他恳请父亲,把自己的救命恩人当成亲生骨肉对待。
到了京城后,周玉生找到公子父亲,递上书信,其父对他果然就像骨肉一般。在其家住了许久,得到公子父亲的指点后,周玉生进步很快,当年他果然考中举人。由此,周玉生开始敬重解、杨二人。
第二年,周玉生准备考进士了。公子父亲看他的文章,觉得不太优秀,周玉生也知道,他很担心。
某日,姓杨的忽然带了一个人来,穿着青袍,上面有着灰尘,不知道是谁。姓解的拿出几百两金子,让他指导周玉生,周玉生就跟着他学习。原来,他是王秀才,有才气,但是没考中功名,落魄至此。
在王秀才的指点下,周玉生果然考中榜眼,受到皇帝赏识。皇帝很高兴,直接封周玉生做了六品官。
周玉生想起和金三娘子的盟约,准备上奏要请假一月,回去和金三娘子完婚。此时,姓解的忽然制止他,说:娘子就在帝都,何必还要请假呢?姻缘嘛,交给我就行了。
姓解的找到一个王公,说周玉生要娶她女儿,那个王公很高兴,连聘礼都不要了。周玉生不肯,但耐不住姓解的姓杨的撮合,终于还是娶了王公的女儿。
洞房花烛夜时,周玉生看到妻子的相貌,居然和金三娘子一样,大为震惊。
妻子笑着说:相公,还认得我吗?我其实就是金三娘子啊!蒙吕大仙撮合,知道要和公子成婚,但又怕耽误公子前程,所以才用了这样的手段。我本是天上仙女,因为犯错被贬,投胎人间。本想以仙女身份嫁给你,又怕你不信,更怕别人说我来历不明。正好王公之女夭折,因此我就借了她的身躯和相貌,假意复活,这样的话,和公子成婚就不怕别人说闲话了。
周玉生大喜,两人宽衣解带,共赴巫山。
早晨起来,解杨二人不见了,周玉生问妻子。妻子说:功成身退,自然之理也。何况二人都是水仙,乃是吕大仙的朋友,和我乃是同辈,所以我不能驱役他们,他们可高傲了呢!
周玉生恍然大悟,难怪两人如此傲慢。
或许是有谪仙美妻的帮助,周玉生很长寿,活到一百二十岁才去世,他官至一品,子孙昌盛,六世同堂,死之前,孙子都有孙子了。他死后,妻子羽化登仙,重回天界去了。
周玉生死后,他的后人才把他的故事说出来。听说他这些事情后,没有一个人不羡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