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士兵连忙往战船的女墙西侧躲着,利用女墙作为掩体,遮挡弓箭。
陈军的弓弩源源不断,射到船上。曹军也伺机反击,但这反击没有多大威力,主要原因是船上空间太小,无法供太多的士兵站立射箭。
路招所率虽有三千士兵,约五十艘船,但实际上至少有一半士兵都在操船,例如需要大量的人来当桨手划船,实际战力只有一千多。再加上船上空间受限,反击就更弱了。
慢慢地,曹军被射得躲在女墙后面不敢出来。路招这才松了口气,以为有女墙护着,敌军也拿他们没办法。显然,他小瞧陆逊了。
突然,路招身边的士兵发出惨叫,有弓弩从后面射了过来。曹军的士兵没有防备,被射了过来。路招才明白,西岸上也有敌军,敌军是从两岸夹击。
陆逊选择这里伏击,并不是因为这里的水域是弯道,而是因为狭窄。两岸宽度只有七八十丈,在两岸的弓弩射程之内。
路招没办法,只好自己跑船舱里躲着,让士兵把船行驶到正中间,船只以两列排列,士兵躲在河道中央,以两边船只的女墙为掩体。
然而这对操船水平有了极大的考验,水域宽度小,并不容易操船。
路招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加快船只行驶速度,以摆脱陈军。陆逊早做准备,他的士兵攻击的范围长达几里路,且河道中,还有几艘船挡在前面,以阻止曹军逃窜。
这下路招没办法了,曹军在河中成了活靶。陆陆续续射了将近半个时辰后,曹军除了桨手外,已是所剩下无几。
陆逊派了个嗓门比较大的,对着船上的曹军大喊:“船上的曹军士兵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赶紧投降,否则杀无赦。”
路招心里在想,他跑不掉,可岸上的陈军也上不了船。结果,他很快便发现自己想简单了。远处,陈军的水军几十艘战船驶来,这自然是陆逊用来登船作战的军队。
路招一看,自己的船都挤在一起了,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两岸上全是敌军的弓弩。他已是无路可逃,只好出来投降。陆逊立即让士兵上去收降。
一场伏击,陆逊所率军队几乎毫无损失,就拿下了路招所率的三千军。他让人把船只和降兵送到樊城去,由樊城处理。
次日,陆逊又做了安排,准备夺宛城港口。他率水军往港口进发,一个时辰后,大军来到港口,他一声令下,便下令攻击港口。
为了缴获战船,陆逊只是伺机攻击了岸上的曹军,并没有趁机破坏停靠在港口的船只。陈军以弓弩之利进行射击,曹军在岸上亦是以弓箭还击。
如此一来,曹军反占优势,陈军只能停靠战船上的女墙来躲避曹军的弓箭。陆逊尝试着击退敌军的弓兵,让船上的士兵登岸,数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双方战得正酣之时,突然岸上也响起了冲杀的声音。一支军队从港口的南侧攻向港口。
原来,陆逊采取的便是水陆夹击,以水军水上攻击吸引敌军的注意,以步兵从陆上攻打港口。这陆上的军队约一千人左右,早在两天前就已经从新野出发,走陆路靠近港口。
果然,此举很快就奏效,港口的曹军士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陆逊一看,时机来临,连忙下令水军登岸。
双方激战了一刻钟时间,形势对陈军大好。眼看陆逊要拿下港口,突然港口的北侧又再次响起了冲杀声。
“杀呀!杀呀!”一阵又一阵地叫喊声传过来。
陆逊心知有异,不好,是敌军有援军过来了。原来,路招的水军被击破,这消息很快就传到赵俨的耳里,他自然明白,陈军击破了路招,就重新夺了淯水的控制权,势必会对港口发动攻击。
港口可不能丢,若是丢了,赵俨的背后就露了出来,敌军随时可以趁机袭击他的背后。如此一来,他还怎么攻城?
赵俨着急起来,他就连忙下令让严匡率军八千支援,以免港口被夺。与其说他是关心港口,倒不如说他是关心港口的数百船只。
港口丢了也就丢了,若是港口这几百船丢了,造船厂又得造好几年时间。这年代,战船可比士兵要高贵得多。
严匡率着援军赶到,发现陈军果然在攻港口,便二话不说,就加入了战斗。双方的激战在港口里面展开。
曹军停靠兵力优势,慢慢扭转局势,占据上风。陆逊也感受到战局不妙,再这么战下去,恐怕他也无法拿下港口,就匆忙下令收兵。
双方激战了半个时辰,陈军士兵终于都撤回了船上。保住港口后,严匡也没有下令追击,陆逊率军离去。严匡收拾了战场,让大军在港口驻守了下来。
陆逊却并不甘心,两天以后,他在淯水上摆兵列阵,准备再度尝试攻打港口。和之前攻打港口不同,这次他准备狠下心来,摧毁敌军停留在港口的船只。
或许严匡也担心陆逊会攻击港口的船只,他也让士兵行船而出。如此一来,双方的水军列阵于淯水上,准备正面交战。
陆逊看着敌军,敌军兵力略多,但他并不畏惧,荆扬两地的水军无敌于天下,他又何惧曹操在这小小的淯水上所建立的水军?更何况他的水军是经过长期训练的,不可能输给一支才组建一两年的军队。
严匡心里微微有些紧张,这是己方水军首次与敌军在水上交战。当然,只是他这么认为。
“进攻!”陆逊一声令下,率先发动进攻,陈军水军战船的战旗飘舞,战鼓声响了起来,士兵操船往前冲去。
随着陈军水军越来越近,严匡也下令进攻,曹军水军也往前冲去。
双方船只距离越来越近,突然,陈军水军前面几艘船调头横向拦住了整个河道。淯水宽度小,若是船只直行,还能并排行驶十艘船都没问题,可把船横起来,四五艘船就能堵住整个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