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 第235章 民族英雄录第二部(八)

第235章 民族英雄录第二部(八)

    武珊珊与林枫休假一天,景区一日游后夜晚才返回住处。


    双系统通过电脑与手机告诉俩人,万界古人有连线。俩人都没答理,让双系统转述明日再议。


    第二天吃过午饭,略作休息,俩人这才开始工作。


    武珊珊与林枫商讨唐朝的高宗,武周女帝会提什么问题,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以免出洋相。


    武珊珊准备就绪后进入直播间,开始连线,双系统开启放置于万界的天幕。


    “各位下午好,我是武珊珊,看一看谁正在要求连线。”武珊珊说完打开时空连线,准备回答古人问题。


    不过万界帝王还是比较默切,现在讲的是大唐将领,自然让给了唐朝皇帝来提问。


    武周女帝可不理会,抢先一步提问,这也让唐太宗有些窝火,而唐高宗李治默不出声,也想看看自己的媚娘问什么。


    武曌女帝开口并没有问,而是先声夺人说道:


    “武珊珊,你这个不孝子孙,怎么武家人不当,怎么当起大明朝的明月公主了?”女帝此言一出,武珊珊这才想起来有这么回事。


    原本吃瓜看戏的万界帝王也想起来了,而大明洪武年间的马皇后也想起来,还是她亲口说的。


    “女帝,你有意见?咱喜欢武丫头,封个公主你也要管吗?你管得着吗?”马皇后开口就怼女帝。


    武曌女帝:“你有没有搞错,祖宗教育后世子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而且这不孝子孙,至今没婚配,什么单身狗快乐,马皇后你既认了干闺女,这事你不操心吗?”


    “啊,这事我可不知道,等你问完公事,再找这丫头聊。”马皇后心如明镜,你武则天啥心思本宫会不明白?


    “哈哈哈,不愧是大明贤后,千古贤后不为过,朕的心思让你看穿了。”武则天也笑着回应。


    而武珊珊一拍额头,遇上这么个狠辣的女帝祖宗,武珊珊很无语。


    不耐烦的说道:“老祖宗,你有什么问题,快点问,我还有事呢。”


    女帝也不耽搁问道:“这李光弼何人?不会是契丹人吧?”


    女帝如此问,也是有原因的,武周可没什么能打的李姓将领,唯有投降的契丹族中有用汉人姓氏为姓。


    那么李姓也是其中一个,这也正常。


    武珊珊:“先祖,你说的没有错,这李光弼是契丹人,这点老祖宗真牛逼,为大唐找到满门忠烈。”


    武则天:“原来如此,满门忠烈,很好!朕再问吐蕃是怎么回事?从太宗一朝至那个混蛋唐德宗,为何每次战争与吐蕃有关?”


    武珊珊一听,哑然失笑。说道:“唐太宗李世民,这锅不背也要背了。”


    大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是朕?这与吐蕃何干?”


    唐太宗李世民感觉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好。


    有些莫名其妙,为什么要背锅,背锅又是何意?太宗迷糊了。


    武珊珊觜炮模式开启而且对着唐太宗一通火力输出。


    “太宗陛下,自唐开国以来,你是第一个同意和亲的皇帝,后面有样学样。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宗室女中封为文成公主的人,如果是褒姒那样的也就算了,可问题就出在文成公主太多才!


    放在大唐妥妥的的人才,医道,农学,耕种等皆通。最要命的你陪嫁嫁妆,钱财,书籍,佛经也就箅了,关键是匠人!


    匠人!匠人!匠人!重要的说三遍!尤其是铁匠!


    吐蕃敢与大唐打的底气就是两样,一是农作为,二是兵器打造与大唐不相上下。这全拜你所赐。


    你为什么不陪嫁和尚?吐蕃以笨教为主,佛教传过去刚好分化吐蕃内部,可匠人,粮种这能给吗?


    这不仅是资敌,更是为大唐培养了一头凶狠的雪狼,一个强敌!


    太宗陛下你没有责任吗?而且后果严重。”


    武珊珊之言,如同炸雷一般,唐太宗懵逼了。


    “哈哈哈,李老二,傻了吧?天可汗?真是个笑话,唯我大明无汉之和亲,唐之兄弟之盟,无宋之岁币,李老二!你牛啊,这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笑死朕了。”明成祖朱棣早就不爽了,这回逮住机会便怼。


    好吧,明成祖朱棣的发言把汉,唐,宋三朝皇帝全得罪了。


    汉武帝刘彻:“朱老四!几个意思?无汉之和亲?要不练练?”


    唐太宗李世民还在懵逼中,唐高宗和武则天只能潜水,怕朱棣说一些秘辛,那可丢脸到万界了。


    宋太祖赵匡胤则是气得脸色铁青,拳头握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而一直没出声,吃瓜看戏的祖龙秦始皇赢政怒道:“废物,用女人换来平安,耻辱!”


    祖龙发声,万界帝王全蔫吧了,没人敢反驳秦始皇。这就是千古一帝的霸气!


    武珊珊可不会因为连线回答问题把正事给忘了,下一位也牛叉。


    双系统切断连线,提示下一位盘点人物登场。


    天幕:“第三十三位闪亮登场,大唐李光弼!


    李光弼,唐朝景龙二年,生于辽东一个契丹族家族,这个家族世代效忠大唐。


    父亲李楷洛更病故在抗击吐蕃前线,忠烈家风熏陶长大的李光弼武艺精,性子却沉稳。


    还有个特殊爱好酷爱读《汉书》,以他自己话说每逢想念父亲就去翻《汉书》。


    读到书中忠良,仿佛父亲就在眼前。一生忠义信仰,就是这般字字句句读到心头扎根。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契丹族,唐朝中期杰出的军事将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周时自契丹来降,累官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


    李光弼自幼为人沉稳,严毅,擅长骑射,喜读《汉书》。


    治军极严兼有谋略,他少年即入军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


    在为父守丧时,他严遵礼法。至天宝初年,李光弼升迁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


    天宝五载,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调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补李光弼为兵马使并充任赤水军使。


    王忠嗣非常器重他,即使是宿将所受的礼遇也不能与他相比。


    当时的李光弼已在边镇声名鹊起,称为名将。王忠嗣曾说:“光弼必居我位。”


    后因击败吐蕃,吐谷浑的功劳进号“云麾将军”。更成了出名老实人,多年来认认真真打仗,从不主动攀高枝,吃苦受累也不少。


    其主要战绩有:天宝十四年,率兵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先后收复常山,九门,赵郡等地。五月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会师常山,乘敌疲惫出击,大败史思明部于嘉山,进围博陵,军威大振。


    使河北十余郡皆杀叛吏归唐,至德二年二月,蔡希德等率众十万进攻北都太原。


    李光弼所部不满万人,先在城外凿壕又以挖出的土作坯数十万,加固城垒。


    当敌攻城时,用发石机发巨石猛击并暗掘地道陷敌,不断袭击叛军,使之不敢接近。


    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击,大败蔡希德。歼敌七万,既守住了太原又保证了唐军左翼的安全。


    乾元二年,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与郭子仪等围攻安庆绪。


    因兵力悬殊乃弃洛阳守河阳,威胁叛军侧翼,使其不敢西进。


    随后伺机作战,挫败了叛军,对河阳三城的进攻。


    上元二年,出镇临淮统河南诸道兵,反攻叛军。


    配合仆固怀恩等收复洛阳,为安史之乱的最终平定奠定基础,后又派兵至浙东镇压袁晁起义。


    《旧唐书李光弼传》认为即使是孙武吴起、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李光弼足智多谋,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


    史称其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名将。


    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


    上元二年,因宦官牵制再攻洛阳无功。改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


    宝应元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


    安史之乱平定后,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


    因此愧恨成疾,最终于广德二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


    世称“李临淮,李武穆”。着有兵书《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


    天幕讲述完李光弼生平,暂时停顿。好让万界古人能缓一缓,思考思考。


    天幕约一刻钟,再次响起声音:“盘点下一位人物,此人说他名相,又有些污点。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高宗咸亨四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县尉。


    在任内郭元振常做些违法之事,甚至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对他非常厌恶并深以为苦。


    至少到长寿二年为止,郭元振还在通泉县任上。


    后来武周皇帝武则天得知此事,将郭元振召入京城,准备将他治罪。


    却在与他交谈之后,发现他才华横溢,便索要他的文章。


    郭元振便把自己所作的【宝剑篇】呈上,武则天大加赞赏。让学士李峤等人进行传阅,并任命他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后又进封奉宸监丞。


    郭元振出身太原郭氏,十六岁为太学生。唐万岁通天元年,夷夏畏慕出使吐蕃。


    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神龙年间,历左骁卫将军兼检校安西大都护,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兵部尚书后,转吏部尚书。


    先天元年,为朔方军大总管,筑丰安定远城。


    翌年六月,以兵部尚书复同中书门下三品,七月,助唐玄宗诛太平公主,封代国公。


    任凉州都督五年间,凉州城连年丰收,军队屯田所得粮可支用数十年。


    民间生产恢复也很快,粮食价格陡然降低,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出现了【牛羊被野,路不拾遗】的局面。


    一直对凉州城虎视眈眈的突厥,吐蕃二族得知郭元振的政绩也敬畏他的神威,数年不敢进犯。


    郭元振着有《论去镇疏》,《离间钦陵疏》,《论阙啜忠节疏》等。


    颇具见解,另有《(定远安边策》三卷,已佚。


    郭元振身为名将,守边多年,但与众不同的是很少出兵作战。


    所以也无显赫武功,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经营,安抚。故能使唐朝与边疆各族能相安自守。


    同时他还拓展了疆域,巩固了边防,武纬文经。


    同时他以诚信对待边疆少数民族,因而深得他们的爱戴,能化干戈为玉帛。


    不战而屈突厥,吐蕃之兵。对保持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郭元振这匹千里马,因武则天这位伯乐而登上属于他的舞台,但又因功高震主险些死在唐玄宗李隆基手上。


    或许我们曾感叹盛世大唐,却不知李隆基是双重性格与猜忌心很重的人。


    郭元振只是权力与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晚年忧闷而死便是明证。”


    天幕讲完,万界沉寂,与往日不同,郭元振的解说很难给出答案,万界古人皆明白天幕之言的含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