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
泡菜国最后的底牌?
在先前泡菜国与他国之间的对战中。
李舜臣先后参与了统帅战和国家战,并以碾压之势取得胜利。
他的对战视频张兴安看过。
水战极其强横。
几乎全程压着对手打。
在真正的历史中他更是靠14艘舰船,以及一定数量的改装民船击退岛国。
当然这也和他船只的强大有关。
李舜臣重火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火炮才出现不久。
再加之船只的吨位和装甲都远远超过敌人。
现在张兴安只有两种应对方式。
一种是选取明朝以后的水军将领。
硬碰硬。
因为只有明朝以后船上才搭配起火炮之类的军械。
若是选先前的时代。
战船的装备差距太过于大。
对面船上搭配火炮,你用弓弩,怎么玩?
另一种,就是避开水战,打陆地战。
他看过龙国研究员对于国运竞技的研究报告。
若是对战双方中有擅长水战的将领,那么地图之上必然会出现河流或海洋。
“张兴安,快选啊!不行就使用指定武将,磨叽什么呢?”林浩不满道。
直播间内的弹幕上也纷纷出现嘲弄张兴安的声音。
“1400-1600”张兴安说道。
这个时间几乎和对手选择的时间是重叠的。
【现在参赛者双方各自抽取两名统帅。】
“李舜臣。”
“元均。”
张兴安看到转出的人选,没有丝毫惊讶。
转盘的极致是必定出一名强力的武将以及拉胯的武将,其他随即。
对于这种人口稀少,国力弱小的国家而言。
转动到仅有的几个强将再合理不过。
他看向自己的转盘。
【民族英雄戚继光】
‘鸳鸯阵’创立者。
【三宝太监郑和】
“太监也能打仗吗?太监不都是伺候皇上的吗?”
“哪三宝,肾宝,珍宝,zf宝?”
“你们懂什么?戚继光是用来打仗的,郑和是用来伺候的。主打一手安逸。”
“龙国人飘了,用一民族英雄对我们泡菜国战神。”
泡菜国经历过第一场的压抑,此刻见到获胜的希望,疯狂的嘲弄起来。
“我强烈要求重选,戚继光是属于民族的,郑和是属于皇帝的,不是我们龙国的。”
“你们还是太年轻了。被张兴安打脸还不够吗?都淡定,打完再看。”
“四部曲,质疑理解夸赞成为。”
...
【国运竞技】之上。
四道旋涡出现。
一个稳重文雅,气度甚伟的男子出现。
他的目光睿智。
目光在张兴安的身上有所停留。
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身材健壮,身披铠甲的男子。
但显然,主导权在为首的李舜臣身上。
而在张兴安身后。
两个身材健硕的男子静静站立。
一人身高九尺,四岳峻而鼻小。
身穿红色冕服,胸前纹着巨龙。
黑色披风随风而动。
正是郑和。
另一人身穿铠甲,头戴红缨盔,
一只手手持长剑。
肩上扛着一尊大炮,是他亲自改造过的武器虎蹲炮。
“对面的太监呢?嗯?难道是我眼花了?我怎么没看见对面的太监?”
“系统出错了?还是我的认知出错了?太监?”
“你家太监长2米,你家民族将领扛火炮,艹,这不纯骗人吗?”
“我家哥哥都没你这破系统会骗人,你这纯塌房了。”
泡菜国群众感觉自己凌乱了。
“我就知道,这可是国家战,张兴安怎么可能选错人。”
“质疑结束,开始四部曲第二阶段,理解。”
“看泡菜国那无知的小眼神,真够爽的。”
“你能看到?”
“不会脑补?嗯?”
...
【双方参赛者介绍所选武将!】
“李舜臣,李氏泡菜时期将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
“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时,立下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靠14艘舰船,100艘改装民船击退日军133艘船...”
“元均,高丽王朝时期的军事人物。”
“幼年即表现出出众的军事天赋。武科及第后,曾参加讨伐北方女真族的军事行动,极其勇猛。”
“1592年,在岛国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二个月前,元均被任命为庆尚道右水使,成为水军的司令官。”
泡菜国首都汉城。
泡菜国总统正神情专注的看着一份野史。
“这上面所言为真?”
内政大臣犹豫了会,摇摇头。“不清楚。”
“这是漂亮国给我们的,经过了欧洲一些国家的确认,他们的野史上也都出现过这件事。”
郑和下西洋,曾率领着众多的物资前往过很多国家。
“但这件事并不代表什么?只能说明郑和可以航海,但并不能代表他擅水战。”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其他他知道,他这番言论有些诡辩的意思。
但大战在即,他不能降低士气。
总统沉默了一会儿,才点点头。
“另一个人呢?”
内政大臣摇摇头。“没有任何头绪。”
“其他国家那边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
“应该不会很强。”
现在泡菜国与漂亮国等国是同盟关系。
这一场国家战有很多个国家都在关注。
龙国将领出现的瞬间就有很多国家在调查。
“李舜臣能赢吗?”总统继续开口。“国家战,我们必须赢,不然我们都得死。”
身为一国统领,他们绝不允许自己成为对方的奴仆。
“水战策略的比重相对较低,更多的还是和船只的吨位,武器程度有关。”
“在李舜臣所处的时代,他所掌握的武器应该在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
“很好,将郑和之事告知参赛者,让他提醒李舜臣。”
随后,他的目光继续看向大屏幕。
...
“郑和。明成祖朱棣的内宫太监,明朝最伟大的航海家。”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举兵与建文帝争夺皇位,28岁的马和跟随朱棣多次征战,累建战功,赐姓郑,提拔为四品“内官监”太监。”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起,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