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 > 第68章 西北灾情

第68章 西北灾情

    贾珠一边率兵沿神京—涿州—正定—卫辉—洛阳—潼关—西安—凤翔—成都—泸州—毕节—曲靖—云南府行军。


    另一边也一直派人和王渊联系,如今王渊带领的五千水师和火炮还没上船,进度稍微有点落后。


    主要是从赫图阿拉到渤海岸路上湿滑,还要带大量火炮和炮弹,所以才耽误了一两天时间,但会尽快登船,登船之后就不会有太大的运输问题了,一路到云南都是水运。


    贾珠在按部就班行军,且说说自攻下清水堡后,陕西义军的情况。


    清水堡起义后,各方势力云集,王嘉胤在府谷县集结了数万百姓,上万义军。


    且附近县城的流民和起义势力还在源源不断向府谷县涌来。


    一个清水堡已经满足不了义军的规模了,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王嘉胤率领起义队伍以清水堡为据点,向外攻打周围的各个堡城。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在年底攻陷了黄甫川堡。


    这一战尤其激烈,义军遭到了守堡官兵的顽强抵抗,伤亡数倍于乾军,但义军毫不畏惧,他们奋勇杀敌,终于占领了黄甫川堡。


    黄甫川堡之战的胜利,意味着义军已经有了强攻朝廷堡城的能力,他们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流民盗匪,战斗力已经得到显着提升。


    普通的流民盗匪,一般被朝廷军杀几个就会溃散,没有丝毫军心可言。


    但此战中,义军付出重大伤亡,依然可以坚持攻城,说明义军将士已经成为真正的军人,他们的职业由民变成了兵。


    在年底之前,义军又相继攻占了多个堡城。


    每次都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得到百姓们的广泛支持,进而吸收不少流民加入起义队伍。


    陕西总兵杜文焕收到隆正帝命令后,便对叛军进行了围剿。


    王嘉胤自知不敌,便带兵从沙河口度过黄河,到山西的河曲县,欲要攻打河曲县城。


    隆正帝早就下令周围的知府和县令严密防守城池,防止叛军四处窜逃。


    河曲县令组织乡勇和朝廷官兵守城,义军损失数百人也没能攻下县城。


    同时,留守陕西清水堡和黄甫川堡的义军也相继被杜文焕歼灭,重新攻占被义军占领的堡城。


    义军首次遭逢大败,仅剩下三五千人,只能潜藏在山林深处,逃避官兵的搜捕。


    义军的失败,让如火如荼的起义活动陷入低谷。


    之前投靠义军的百姓又全都成了流民。


    转眼之间数万人的队伍土崩瓦解,崛起有多迅速,灭亡也有多迅速。


    输是必然的,虽然老百姓支持义军,但却不能为义军提供什么帮助,更不可能为了义军而去与乾军奋不顾身地厮杀。


    义军的规模虽然不小,但既没怎么经过正规的训练,也没有铠甲武器,要如何正面抵抗乾军将士?


    只有经过战争的洗礼,初次起义的那些人才能不断提升战斗能力和指挥能力,从实践中慢慢崛起。


    起义陷入低谷,林如海在陕西的赈灾进行的也并不顺利。


    灾情之严重,远远超出了林如海的想象。


    林如海之前一直在江南做官,见惯了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哪里见过这种人间惨剧。


    赈灾队伍刚到山西地界,就遇到了成群结队从陕西而来的逃荒者。


    这些逃荒者,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去,只知道留在陕西早晚都是死,还不如碰运气去找一个能谋生的地方。


    找到了就是运气好,找不到就如垃圾一般,躺倒在路旁,成为秃鹫和野狗的粮食。


    道路上,逃荒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没有任何情感,就连恐惧和害怕都没有,只剩下空洞。


    就连秃鹫啃食尸体的场景也见怪不怪了,他们早晚也会是这个下场。


    老人步履蹒跚,孩童在父母的背上或手中无力地啼哭,年轻人们则背着简陋的行囊,艰难地前行。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每一步都似乎要耗尽全身的力气。


    不时就会有逃荒者因为疾病、饥饿或寒冷倒地不起,逃荒者便一窝蜂聚过去,扒下这人仅剩的破烂的衣服裤子。


    只有偶尔飞过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厉的叫声,为这悲凉的场景增添几分恐怖。


    大冬天,穿着单衣的百姓到处都是,路旁的尸体,全都光溜溜的。


    人,何谈尊严?


    有时候,人连动物都不如。


    要不是这些尸体没什么肉,否则也不可能会便宜秃鹫和鬣狗。


    有些眼睛通红的人不时在打量着逃荒队伍中的人,他们挑选的是小孩、孕妇、年轻女子,趁人不注意的时候......


    为了生存,有些人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没有一点点希望,处处都是无助、艰辛、绝望。


    遇到赈灾队伍的逃荒者是幸运的,至少林如海能给他们一口饭吃。


    但是逃往其他地方的逃荒者,最终能活下来几个人就不好说了。


    像这种情况,他们不起义抢粮,为自己谋一条生路,还有其他办法吗?


    过山西,进入陕西西安府,流民更是随处可见。


    土地干涸龟裂,一片死寂,毫无生气,就连路旁的枯木都看不到一根,早就被流民们砍了烧火取暖。


    只有偶尔刮起的狂风卷起漫天黄沙,增添了几分荒凉与萧瑟。


    沿途的村落,房屋破败不堪,有的甚至已成废墟,只余下断壁残垣在风中颤抖。


    普天之大,何以为家?


    又过了几天,赈灾队伍终于进入西安府城,陕西布政使带领大小官员至城门口迎接林如海一行。


    虽然布政使是从二品,户部左侍郎只是正三品,但后者可是朝中要员,最有可能接替户部尚书的人。


    京官到地方上自动大三级,这是潜规则。


    林如海在这些官员身上,丝毫看不到一点灾荒的影子。


    穿着崭新的官服,威风凛凛;面无饥色,体有余力。


    虽然不喜,但林如海还是和众人虚与委蛇,赈灾的工作还需要他们的支持。


    官员们欲为林如海一行接风,犒劳随行的赈灾人员,但被林如海拒绝了。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拯救百姓。


    林如海第一时间便组织赈灾队伍在陕西各州府设点施粥,先保住这些百姓的生命。


    陕西百姓大多都是往东边或者南边逃荒,所以灾民主要聚集在陕西东南部,以及与山西、河南、湖广交界的区域。


    这些地方,需要安排更多的赈灾人员与粮食。


    但是带来的粮食有限,灾民又多,剩下的粮食,恐怕坚持不了一个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