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 > 第55章 赈灾七策

第55章 赈灾七策

    林如海见贾珠坚持,便没再拒绝,有这两千人保护,不仅赈灾官员的安全有保障,也可以更好的完成赈灾任务。


    贾珠问道:“姑父,此去西北赈灾,可有何良策?”


    林如海答道:“余昔日曾读《梦溪笔谈》,认为范文正公的救灾方式最为贴切,可以借鉴。”


    “以工代赈,发展产业,迫使豪绅低价卖粮。”


    贾珠道:“姑父,范文正公当时只是吴中小范围灾情,灾民最多数十万,和西北可能上千万的灾民,不能同日而语。”


    “以工代赈,前提是要有充足的粮食和银子,但朝廷拨付的二十万两,能保证灾民一个月内不饿死都是难事,又哪来的银子能让他们吃饱,还能做体力活呢?”


    “至于发展产业,西北地区和杭州根本没办法比,要想让富户掏钱兴办产业,扶危济困,只怕会比登天还难。”


    “迫使豪绅低价卖粮更是不可能,除非能用强硬手段镇压他们,但一来朝廷不会支持,二来姑父也没有足够的兵力。”


    林如海皱眉沉思,问道:“贤侄,那依你看,应该如何赈灾?”


    贾珠道:“西北灾荒,既是天灾,也是人祸,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所有的水利设施都修在了地主们的田地周围,解决当地的豪强地主才是根本之策。”


    “既然不能强行镇压他们,便只能迫使他们主动出钱出粮。”


    “第一,姑父每到一省之地,可以先邀请当地的豪绅地主,号召他们主动捐钱捐粮,承诺事后将为他们树功德碑,将所捐钱粮刻于碑上,传于后世,由陛下下旨嘉奖。”


    “陛下不用出钱,只是一个口头嘉奖,必然会答应;富户们大多是商人地主,对于这种被陛下嘉奖,可能青史留名的机会,想必不会无动于衷,多少会捐一些。”


    “第二,得到他们的承诺后,立即张贴告示,告知灾民。一来是防止他们说话不算话,口头承诺却不实际出钱,二来也是让灾民看看,谁乐善好施,谁为富不仁,他们应该和谁作对?”


    “对于捐钱最多的豪绅地主,当地官府可以出兵保护,做出样子,显示官府的态度;对于捐钱最少的那些人,可以暗中引导叛军和流民抢夺他们的财产。”


    “豪绅地主虽然利益一致,但也不是一个整体,相信他们为了自身的安全,会更愿意出钱。”


    “第三,如果遇到极不配合的豪绅地主,我的这两千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扮作流民,由这两千人带领其他流民,杀鸡儆猴,劫富济贫。”


    “灭掉一个豪绅,就有可能拯救数万乃至数十万百姓,姑父不必妇人之仁。”


    “有了血淋淋的教训,其他豪绅才会甘愿出钱出力。”


    “第四,虽然官府没钱,但豪绅们有钱,虽然他们不愿意用于发展产业,但是可以说服他们趁着灾荒,工价极低,出钱修宗庙、府邸,大兴土木,用于个人享受。”


    “如此便可以让有一技之长的工匠自给自足,有一个糊口的生路。”


    “第五,对于其他普通灾民,切莫心生怜惜,能够让他们活着就是尽力了。”


    “赈灾之粮买最差的陈米,掺入一半的麸糠,切莫一次将赈灾粮全部发给灾民,每日在固定地点施粥,只给能够维持他们生命的量。”


    “如此,才有可能救尽可能多的人,拖尽可能长的时间。开春立即组织百姓们种植,直到明年的粮食出产,灾情才有可能过去。”


    “第六,尽量在开春之前,想办法兴修水利设施,才能保证明年的粮食产量。否则,若一直干旱下去,灾民就永远是灾民。”


    “第七,开春后,我会派人从辽东给西北送去高产粮种,无论是豪绅地主还是普通百姓,都尽可能让他们种上红薯、土豆。”


    “尤其是豪绅地主,他们的地不仅离水源近,还有水利设施,等收获的时候,便有了大量的粮食。”


    “而且红薯和土豆不像小麦和水稻那样能够长期保存,豪绅地主们只能当年拿出来售卖。”


    “产量大,又必须尽快卖掉,相信价格比小麦和稻米会低很多,如此,西北可无饥民矣。”


    贾珠一次性给林如海说了七条赈灾计策。


    林如海听的两眼放光,神情激动,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贤侄大才,朝堂百官无一人能及也。”


    “有此赈灾七策,西北灾情应当可以解决,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贾珠道:“姑父,赈灾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安全,不仅要防叛军,还要防灾民,更要防当地的官员。”


    “只有你安全了,这些计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林如海道:“贤侄放心,我是去赈灾的,叛军和灾民都不会为难我。”


    “至于地方官员,有你的两千人保护,他们也不敢乱来。”


    “贤侄,这七条计策有安民治世之功,我将上奏陛下,为你请功。”


    贾珠道:“姑父,您认为我现在缺的是功劳吗?”


    “我的功劳越多,陛下就越忌惮我。如今我只是在战场上有些微功,陛下便觉得功高震主了;如果再有治世之功,老百姓都感念我的好处,陛下就更容不下我了。”


    “姑父是此次赈灾的主官,由你来提出这些计策,才最合适。”


    林如海道:“可是这明明是你的功劳,我怎么能够窃取你的成果。”


    贾珠道:“姑父,我们是亲人,怎么能算是窃取呢?”


    “这么做,对我好,对你好,对陛下好,对天下灾民也是一件好事。”


    林如海道:“可是,这对你不公平。”


    贾珠道:“如今我已经是大乾的国公了,拯救大乾百姓也是我的义务,哪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就算把功劳给我,陛下也不过是一句口头嘉奖,内心还会记恨我。”


    “而且我只是提出计策,具体执行的人还是您,提出计策容易,具体执行才难,所以您不必觉得愧疚。”


    “将来等您赈灾回来,有此功绩,想必还可以升任尚书,甚至是内阁大学士。”


    “您的官职越高,对我的帮助才越大。”


    林如海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愧领了。”


    “贤侄,我们不仅是亲人,而且我的这条命还是你救的,我一定会始终站在你这边。”


    如果贾珠是皇帝,他执行贾珠的命令,领取功劳,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虽然林如海信仰的是礼教的仁义礼智信,但是他真心觉得贾珠比隆正帝更适合当皇帝。


    他之前只以为贾珠是战场上的良将,武能安邦;今天才见识到贾珠治国的能力,文能治国。


    文治武功,无论是哪一点,都比隆正帝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最重要的是,他在贾珠的身上看到了“王道”,这是不同于其他皇帝的治世之道,贾珠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


    以民为本,保民而王,保民,恤民,教民,养民。


    以贾珠的能力、手段和心胸,他没有理由做不好一个皇帝。


    林如海越看贾珠越满意,不是长辈对晚辈的那种满意,是良臣得遇明主的那种满意。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黛玉刚进书房的时候,眼睛都哭红了,肿的像个桃儿一样,满面泪光,如今可算是好了。


    虽然黛玉心里还是担心父亲,但是有贾珠的赈灾计策,以及两千人保护,林如海应当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在黛玉心里,仿佛天大的事情,贾珠都能解决。


    父亲重病,贾珠可以治好;扬州盐事,贾珠也能摆平;就连父亲都没办法的西北赈灾,都难不住贾珠。


    黛玉心想,好像贾珠比父亲还要厉害一点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