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标题我改了下,不影响阅读)
天启帝以最快的速度回京和回宫。
前后不过一个时辰。
当他火急火燎来到清平帝的寝宫时,看到了自己见过的摇椅,还有正躺在床榻上,神情安详的清平帝。
他这模样,倒像是真的只是睡了一觉而已。
天启帝注意到,他父皇的双手,仍然保持着抓握的模样。
他不由看向手里的玉佩。
很快,眼眶泛红。
这既是悲伤,又是庆幸。
天启帝想到了国师所言的“报恩”,这一刻总算明白过了意思。
这算是报恩吗?
一定算!
父皇驾崩前也没能坐上火车。
可是本来,他们父子俩甚至连这最后一面也见不到。
……
清平帝到底在位了五十年,而且还做了三十年的太上皇。
这般高寿与在位时长,不仅前无古人,只怕也是后无来者。
长久的统治,就代表着极高的影响力。
天启帝大办了清平帝的丧事。
他同样年纪不小了,可是在这丧事的过程中,一应礼数无不周到。
等到清平帝下葬到了皇陵。
关于他的帝陵名字,一时间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毫无疑问。
清平帝肯定配得上最好的。
可是,在他的身上,适合的帝陵之名不止一个。
作为大明百姓出海必然祭拜的“在世神只”,远在西洲的“二皇子”武王,联合其他海外港口的宗室与总督,一同给朝廷上奏。
希望给清平帝一个“海”字,叫做海帝。
大明本土,他们是医馆推行的受益者,希望尊奉其为药帝和医帝。
至于朝臣们。
不少人更加在意清平帝的高寿,觉得应该给他一个寿帝。
各种方案一同被推到天启帝的身上。
可以说,每一个天启帝都觉得很满意,而且他认为父皇都是实至名归。
但是过犹不及,如果全部选用了。
时间一长,本朝事迹传至后世,父皇的功绩反而可能被这突兀的帝陵名字给盖过。
想来,这也不是父皇希望看到的结果。
天启帝经过抉择之后,最终选定了一个“青”字。
——青帝
清平帝的本名“朱常青”,就有这样一个字在。
“青”通“清”,不仅代表“清平”,而且兼有长寿与医行的意味。
相比之下,所谓的“海帝”。
天启帝倒是有另外一套方案,已经让使者出海去见武王。
他这人不信神佛。
甚至,清平帝在位期间,同样极力打击这些东西。
天启帝本人作为“工业时代”的开创者,他同样是一位虔诚的无神论者。
可是这世上能做到始终如一的人太少。
天启帝也不例外。
他对别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世上不存在所谓的神佛,人定胜天。
但是轮到清平帝了。
既然海外的百姓将其尊奉为神明,那自己这个做儿子不妨顺水推舟,好让父皇能以另外一个方式,永远活在这世上。
……
等到“青陵”的名字议定。
天启帝又将大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命名为“青京铁路”。
这算是对青帝的缅怀。
而且,他还打算要将这条铁路扩建,并且配上大明最好的火车。
随着青帝离世。
天启帝知道自己年纪也不小了。
他需要在诸子之中,找到一个足以在他驾崩之后,接替自己带着“工业时代”前进的人物。
不能让自己与父皇两代人的经营,因为一念之差就毁于一旦。
这倒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
天启帝冷静下来,脑海中再度浮现出了客栈的场景。
现在的国师,是不是就住在自己见过的那间客栈里?
天启帝豁然反应过来,而后按照印象,尝试着还原自己见到的东西。
……
另一边。
首阳山下。
原有的客栈被拆除,结束了它长达二百多年的历程。
一座全新的客栈在原来的位置上,拔地而起。
店小二有些惋惜:“掌柜的。俺们首阳山不缺地方,这客栈哪怕放着也是好的,没必要拆了呀!”
“客栈与人一样,都是有寿数的。”
李灵运慢条斯理:“这客栈当初建成时,用的材料已经决定了它的寿数。若是有朝一日客栈坍塌了,还砸死了人,那不是让客栈晚节不保,你觉得呢?”
店小二的脑子转得很快,兴奋问道:“掌柜的意思是,这回要给客栈用好料,让它活久点?”
李灵运闻言愣了下,旋即点头。
“对,争取让它活久点。”
这新客栈从选材到规划,全部都由李灵运自学而成。
他尽量选择了比较容易保养的木料。
暂时先定一个小目标。
这次要让客栈保持三百年以上!
争取,不要让自己再亲自操刀下一次客栈的修缮。
李灵运实在难以想象。
自己熬走了人,还得再把屋子熬走。
这感觉未免太沉重了一些。
……
等到天启帝将画好的图像交给大内的情报机构,很快就有探子走访天下巡查。
其中就包括了首阳山。
只不过,正赶上客栈兴建,所以直接就被排除在外。
李灵运知道天启帝是在找他。
甚至,天启帝的来意自己也清楚。
但是天启帝的身份就注定了,没有人能替他做出那个决定,承担那个后果。
他一手将大明带进了“工业时代”。
只有他,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能让这个时代继续进步发展下去。
李灵运作为主人公的时代,早就已经成了过去。
在这个时代,他就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旁观者。
……
一年过去。
全新的客栈建成。
白无过已经从私塾中出来,准备带着剑去闯荡天下了。
临行前,他特意来到李叔这里。
李叔既然是师父的故人。
想来,李叔肯定很懂江湖的事情。
他是前辈,自己得请教。
对于这点小要求,李灵运是无有不允的。
他讲起了李仙游这厮,从青年到暮年的各种事迹。
花了三天三夜才终于讲完。
然而——
白无过有些不信。
“李叔,按照你这么说的,师父是兴帝年间生的人,三十年前离世,这也活了超过一百四十岁。”
“夫子说了,七十古来稀,何况是古稀双庆。”
李灵运闻言大笑:“无过你果然学到了真本事,李叔现在也骗不了你了。”
白无过意识到自己质疑长辈不太礼貌,于是找补道。
“但是李叔,你讲的故事很好听,江湖也很精彩。”
“不过,我想要自己看看,江湖究竟是什么。”
……
等到白无过骑马离开。
李灵运站在客栈的门口,望着远去的人影。
这一刻,他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另外一幅画面。
当年,苏迟奉朱平安之命,送他北上的时候,自己好像也是这样离开的。
时过境迁。
如今自己又一次成了目送的那一个。
“念及故人,择日就到苏迟的坟前去小酌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