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帝这是要把世家往绝路上逼啊!
袁老爷子放下手中的信筏,面色凝重:“殿下的意思是?”
孟则知面无表情,拿过桌子上的茶碗抿了一口茶水,这才说道:“孤与陛下,父子之恩绝矣。”
“这——”众人心里俨然已经有了数,只是毕竟是关乎身家性命的事,他们心里一时半会儿的,也拿不定主意。
“我先说两句。”谢家家主开口说道。
众人瞬间齐齐向他看去。
“显而易见,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对付世家了,我等根本无处可逃。”
在场的人要么是前身的岳家,要么是前身的外家,要么就是家中继承人在前身身边当差。简而言之就是,他们现在和孟则知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人为刀殂,我为鱼肉。”谢家家主说道:“想我世家为大干朝也曾立下过汗马功劳,如果却成了陛下的眼中钉肉中刺,真是可笑之极。”
听见这话,众人眼角的余光齐齐看向孟则知。
孟则知面不改色,说白了,这就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皇帝想干纲独断,士大夫想和皇帝共治天下,谁都想压过对方一头。
谢家家主这是在试探孟则知对此事的看法。
“谢家主所言极是。”
孟则知想的很简单,好皇帝的标准从来都不是独断专行,勤政爱民。而是善于用人,该休养生息的时候,绝不开疆扩土,妄动干戈。该拨乱反正,杀伐果决的时候,绝不为一己之私,瞻前顾后。
就好比崇祯皇帝,他算得上是勤政爱民的典范了吧,可最后明朝不还是亡国了吗。又好比汉高祖刘邦,明明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却能鼎定大汉万世基业,因为他善于用人,唯才是举。
对孟则知而言,不能独揽大权实在算不上什么坏事,他只要做悬在士大夫头顶上的那把剑就行了。
孟则知的回答显然很符合众人的心意。
谢家主最后说道:“说一句不大好听的,狗急了还会跳墙呢,难道我们就只能委曲求全,坐以待毙吗?”
在场的人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我们手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兵马。”
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袁老爷子当即做出了决断:“我袁家出五千护卫,二十万两白银。侍卫马军司都虞候赵甘是我的外甥,他最少能调动八千兵马。”
所谓护卫,实际上是各大世家私下里豢养的军队。
前身是袁家的女婿,其他世家或许还有伏低做小的机会,唯独袁家没有,孟则知若不能更进一步,等待袁家的必定会是灭顶之灾,所以他们除了支持孟则知之外,别无选择。
——显然,袁家人并不清楚袁氏和三皇子秦时之间的关系。
想来也是,袁家家风清正,若是让他们知道了袁氏和三皇子秦时之间的那点龌龊事,极有可能第一个饶不了他们的就是袁家。
这种情况下,袁氏怎么敢把事情真相告诉袁家。
没想到袁老爷子竟然把家底都给亮出来了。
沉思过后,谢家主跟着说道:“我谢家出五千护卫,十五万两白银。霸州卫指挥使是我的女婿,他手底下管着六千兵马。”
霸州距离京城不过二百里,一天就能赶到。
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谢家日后的泼天富贵,他都必须博上一把。
眼看着袁谢两家向后表了态,其他世家一咬牙,下定了决心。
“我郑家出三千护卫,十万两白银。”
“我刘家出三千护卫……”
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在场的众人就给孟则知凑出了七万兵马,上百万两白银。
更别提世家在读书人之中的影响力了。
也难怪天命帝费尽心思也要灭了世家。
“好。”孟则知当即站起身来:“孤在这里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
众人当即拿起身前的茶碗:“敬殿下。”
说完,他们仰头将茶碗里的茶水一饮而尽。
孟则知意气风发:“事成之后,孤必不吝以高官厚禄酬谢尔等。”
“谢殿下。”
“至于起事时间,就定在年节大宴上好了。”孟则知冷声说道。
天命帝之所以把三皇子秦时的事情透露给谢家,为的不就是逼他谋反吗!
既然如此,那他就送给天命帝一份大礼好了。
回到东宫已是傍晚时分,贴身太监满归匆匆忙忙的迎了上来:“殿下,户部郎中宋安,吏部左侍郎贺行检求见。”
孟则知停下脚步:“他现在在哪儿。”
“在书房里候着呢。”
“走。”
“殿下。”看见孟则知进来,两人连忙跪下行礼。
“免礼。”孟则知虚扶了一把:“怎么了?”
“殿下,”宋安站起身来:“御史袁桥方才派人给微臣送了一封信过来。”
说着,他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孟则知。
御史袁桥是前身安插在都察院里的一颗钉子,亲信中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