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 第215章 皇后大舞台:东汉

第215章 皇后大舞台:东汉

    网友【弹幕】:“王政君那也算是可怜人了。


    早年没出嫁,就克死两任丈夫。


    后面入宫,也是因为运气好,才嫁给了汉元帝。


    结果后面又一直不得宠,若是不是她的孕气也好,直接一次就中。


    估计连刘骜都生不出来。


    后面汉元帝登基后,她自己不受宠,在朝中又没关系。


    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等儿子登基了,王家也起来了。


    结果老年丧子,王家再次被打压,她也被情敌各种争对,好不容易辉煌了二十多年,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也就是她能熬,硬生生的熬死了汉哀帝,才能再次掌权。


    真要说错误的话,那她最大的错误,就是生了刘骜这个废物。”


    网友【弹幕】:“刘骜昏庸是真昏庸,但废物人家可一点都不废物。


    刘骜19岁登基,他爹给他留下的摊子都乱成鬼了。


    宦官方面石显,儒家方面有匡衡,外戚方面有史家,许家,还有两个王家。


    皇权的影响力在那时候已经很低了。


    结果刘骜上位之后,很快就把这些宦官,儒官,外戚给清理了。


    最后就剩下王政君家这一族的外戚了。


    汉成帝时期的王家,能够横行朝野,这不是因为王政君一家子很牛,而是刘骜厉害。


    不然就一个新兴的外戚家族,在那些老牌外戚,和宦官儒家等势力面前,怎么可能跳的起来。


    而且也别光说什么五侯当政之类的,可你看刘骜死后,汉哀帝上位后,说把王家废了就能把王家废了。


    这说明刘骜在位的时候,是把皇权全部收回来了的,外戚在那时候,最多也就是官位大点,实权是没有的。。


    所以刘骜坏是真的坏,昏是真的昏,可人家一点都不菜。”


    网友【弹幕】:“刘骜还真不如菜点,最少朝堂之上势力多的话,相互之间还能有个制衡。


    一家独大的情况,若是要对外,那确实是不错,朝野内外一个声音,力往一处使确实是好。


    可他就是一贪图享乐的皇帝,这种皇帝,若是朝堂之上还出现一个一家独大的势力,这不就是给人造反提供机会嘛。


    刘骜若是啥都不干,光是享乐一辈子,估计最多也就是一个平庸之君,不至于被评昏君。”


    网友【弹幕】:“老刘家这长命的太后,肚子好像都很争气啊!而且运气方面个顶个的逆天。


    薄太后那也是一夜怀上,这王政君也是一夜怀上,两个人还都是不争不抢的性子。


    最后还都成了太后。”


    网友【弹幕】:“这两人没有太多可比性,王政君教出一个这样的儿子,拿什么和薄太后比?


    还有,薄太后对外戚那可是约束的很,王政君呢?连自己同母异父的崽,都恨不得封个侯,这两位真没法比。”


    ........


    汉高祖刘邦:“糟了,这生死两妇人的事情,落朕大汉头上了。


    治国不行就算了,连挑媳妇都不会挑吗?


    看看你们高祖我,两个媳妇一个比一个厉害。”


    汉元帝刘奭:“高祖,这真不是我选的啊!当时我青梅竹马死了,正想着孤独终老算了的时候。


    父皇偏要给我选,还是皇后亲自挑选的宫女,一上来就是五个,我虽然是太子,但这皇后的面子也不能不给不是。


    结果就说了一句,这五个里面有个漂亮的,也不知道是谁自作主张,直接把离我近的那个就给安排上了。


    刘骜那臭小子我早就看他不是什么好鸟了,他叔死的时候,就他眼泪都没掉一滴。


    可我也没办法不是。


    刘骜作为长孙,他出生的时候,父皇是天天带身边。


    天天说他是好圣孙,好金孙,我后面想废太子,一群大臣拦着,什么嫡长子不能废,什么先皇认定的太子。


    我是想废都废不了。


    我能怎么办,我也没办法啊!”


    汉高祖刘邦:“瞧你那点出息,还孤独终老?


    @汉宣帝刘询,你就让他给朕孤独终老,就他生的那儿子,他还不如孤独终老呢。


    还有你小子,你管那么宽干什么?太子你都立不明白,你还立上太孙了?”


    汉宣帝刘询:“.......”


    明太祖朱元璋:“啧啧啧,也不知道谁说的,后人自有后人福,这会怎么急了?”


    汉高祖刘邦:“一码归一码,该骂还得骂。”


    .........


    【西汉之后,新朝没什么太后,王莽是开朝之君,也是亡国之君。


    皇帝都达成了这成就,那自然就没太后了。


    皇后倒是有一个,可没两年就死了。


    接着就是东汉了。


    东汉,那是一个皇后的高光时期了。


    史书上,对其他朝代的后宫记载,那叫后宫传,或者后妃列传。


    唯独对东汉后宫的记载,名字叫皇后本纪,或皇后纪。


    史书中的传和纪是有本质区别的。


    传,那是写臣子,或其他人物的,。


    而纪,记载的可就是帝王了,由此可见东汉皇后的地位了吧。


    后汉书的记载,那就是皇统屡绝,权归女主。


    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


    有能耐的,没能耐的,那是纷纷登场。


    有能耐的可以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救百姓于水火, 解万民于倒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女子也能撑起一片天,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没能耐的,那就是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也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伏地魔,扶兄魔。


    造成这种事情的原因,其实也挺简单,那就是皇帝短命。


    迷信点的说法就是刘秀太逆天,他一人耗尽了东汉国运。


    当然,这就是一个调侃。


    先说第一位吧,东汉的第一位皇后,是郭圣通。


    她算是刘秀的天使投资人了。


    可惜,后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废了。


    有说是刘秀渣的,说刘秀那时候见东汉天下稳定了,郭圣通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把她废了的。


    也有说是因为真定王造反,郭圣通自愿被废的,不管什么原因吧,反正就是废了。


    不过被废之后,除了儿子不能继承皇位外,对郭圣通的其他方面基本没影响。


    第二位就是刘秀的白月光阴丽华了。


    这位也是东汉的第一位太后。


    但是阴丽华在当太后之后,并没有去搞什么外戚,搞什么政治之类的。


    她对于这些事情是看都不多看一眼。


    唯一做的一件与政治有点关系的事情,那就是操办了自己儿子,汉明帝刘庄的婚礼。


    然后就是汉明帝的皇后,马皇后。


    这位皇后人家不但是皇后,还是史官,她还是有名的布衣皇后,对于穿金戴银的不感兴趣。


    唉,不过,这位皇后对于八卦吃瓜比较感兴趣。


    她写了本书,叫《显宗起居注》,把宫廷那点事情,全给记起来了。


    而且这本书,还是起居注这一个史书编写体系的开端。


    也就是说,她不但是第一个女史官,甚至还创造了一个体系。


    不过她对于政事方面,也没有太多干预,甚至还贡献了一大堆关于她的成语。


    比如:车水马龙,含饴弄孙都是从她这里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