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 第184章 王莽的冷血与仁义

第184章 王莽的冷血与仁义

    【也许是长达六年之久的归隐生活,让王莽对曾经手握重权,掌控天下局势的感觉,愈发怀念起来。


    又或许是因为这六年来,他一直过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吧。


    总之,自从王莽再度登上大司马这个高位后,他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次上任之后,王莽便迫不及待地,展开了一场针对异己势力的残酷清洗行动。


    公元前 1 年,他重新当上大司马,仅仅一年之后。


    即公元 1 年,他就成功地将朝堂之上所有不站在他这边的政敌,扫荡得所剩无几。


    然而就在此时,朝中众臣却又纷纷站出来替王莽打抱不平。


    他们认为,王莽立下的功勋足以媲美当年的霍光,理应得到同样的礼遇。


    于是众人恳请太后赐予王莽“安汉公”的封号。


    得知此事后的王莽,心中虽然暗自窃喜。


    但表面上还是故作谦逊地上书给太后,表示自己确实有些许功劳。


    但这些成就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与其他几位同僚共同努力的结果。


    若朝廷真要论功行赏,只需赏赐那几位大臣即可,至于他王莽,则实在不愿再继续升迁了。


    毕竟他现在的官阶已然足够高,如果再往上升迁,恐怕会招来旁人的非议和指责。


    他越是如此坚持,太皇太后王政君便越发觉得这个侄子深得她心。


    于是接二连三地降下诏书欲嘉赏于他,但王莽却屡次婉言谢绝。


    经过这般来回推让数回之后,王莽发现朝堂之上已再无其他异议之声。


    此时此刻,他方才欣然应允受封。


    然而,尽管接受了官爵之赏,他对所增俸禄、赏赐钱粮以及封地等一概拒不接纳。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一家人实难消受如此厚赐。


    不过,眼观当下大汉之民、底层官吏乃至军中将士兵卒,其生活状况着实不容乐观。


    倘若朝廷执意要赐予赏赐,不妨将这些财物折现成现银,悉数赐予那些有需求之人。”


    当朝廷听闻此言,自是无从辩驳,当即表示赞同。


    于是乎,众多百姓因王莽此举而受益匪浅。


    这般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获利之事,无疑会引来众人瞩目。


    毕竟谁不想在家安坐,便有钱财自动送上门来呢?


    大家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自己这笔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王莽把朝廷给他的赏赐,分给了大家。


    再稍稍一打听,他们对王莽的了解也就更多了。


    大家一看,哦,原来如此啊!原来天底下还有王莽这样的圣人啊!


    王莽身上的标签,此时也在谦恭,孝顺的后面。


    加上了忠君,爱民,大公无私等等新标签。


    而且这些标签在短时间内,让整个大汉的人都知道了。


    在享受到这一波让利带来的好处后。


    王莽便开始计划下一次的全民福利了。


    次年,即公元二年。


    大汉疆土之上,蝗虫肆虐,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遭遇罕见旱灾,庄稼枯萎,饿殍遍野。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王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他慷慨解囊,捐钱百万,并将自家肥沃的田地拿出来供灾民栖身。


    不仅如此,王莽全家人的饮食也变得极为俭朴,家中再无半点酒肉之气,每餐皆以素食为主。


    节省下来的钱财,则悉数用于赈济穷苦百姓。


    在此期间,王莽更是号召自己派系的官员们一同行动起来,共同抗击这场天灾。


    在他的引领下,共有两百余位官员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此外,位于安定郡的呼池苑本是皇家的一处外院,但王莽毅然提议将其撤销,改建成安民县,以便更好地救助受灾民众。


    而在长安城,他下令兴建了上千套安置房,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之所。


    另外,在灾情最为严峻之时。


    王莽向其姑母,也就是太皇太后王政君进言。


    恳请皇室削减开支,说皇家省一顿饭,便能拯救数十受灾百姓。


    这样的义举,发生在一个权臣身上,着实超乎众人意料之外。


    而且在后面刘秀再立大汉之后,对这一段历史,也仅仅只是说王莽这是为了收买人心。


    却并没有去否定他做的这些事情,这就足以说明,这些事情是真的发生了的。


    不管王莽是为了什么,至少在那个灾年中,他为了灾民,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


    若是王莽后面没有篡位,把他比作周公,比作霍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么他也将成为鞠躬尽瘁的代表人物,也将成为一个悲剧式的英杰。


    或许后面诸葛丞相,也将以其为榜样。


    为什么要说悲剧式呢,因为西汉那会已经到崩溃边缘了,灭亡是注定的。


    王莽若是没有篡汉的话,那么王莽就是一个,想要在风雨飘摇中,将西汉那艘破船补好的人。


    而他选择篡汉的话,那么他就是最后凿沉西汉这艘破船的罪魁祸首了。


    以上的一切荣誉,跟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


    好了,至于为什么说西汉是破船,一会再细说,咱们继续说王莽接下来的事情。


    公元 3 年。


    汉平帝,这位由王政君再度扶持上台的傀儡皇帝,其母族卫氏野心勃勃,想要争夺政权。


    然而,王莽却一心想要彻底铲除卫氏这个潜在的威胁。


    可就在这时,王莽的长子王宇心生恐惧。


    别以为王宇这是怂,实际上他算是一个洞察全局的人。


    在他内心深处,清楚地认识到王家虽身为外戚,但终究不过是汉室的附庸罢了。


    即便此刻风光无限,终有一日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昔日的窦家、卫家和霍家,哪个家族在外戚中的权势不盛?


    又有哪家未曾出过几位在朝堂上飞扬跋扈的权贵?


    可到头来,这些外戚无一幸免,皆被老刘家的皇帝逐个剿灭。


    如今的王家看似如日中天,实则仰仗着的,是他那位担任太皇太后的姑奶奶,以及父亲王莽的非凡才能。


    王宇深知,这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危机。


    一旦失去这两者的支撑,王家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是他自己知道自己,他自己没什么能耐啊!


    这两位,现在一个七十多,一个快五十了。


    而汉平帝,这会可才十多岁。


    等平帝长大后,你们两位可能早就没,但他王宇,这个王莽的儿子,那会可还活着呢。


    谁知道等这皇帝掌权后,王家会不会被灭九族?


    所以王宇在得知王莽要和卫家作对的时候。


    就想要让王莽退出了,别再去争了,出了问题可是要九族消消乐的。。


    然而,王莽又岂是那种会被轻易说动之人?


    王宇见劝说无果后,这大聪明,便心生一计——往自家门上泼洒鲜血。


    企图用这种手段来恐吓王莽。


    可惜事与愿违,他的计划很快败露,并当场被王莽擒获。


    这可把王莽气得够呛,盛怒之下,他毫不犹豫地将王宇投入大牢。


    不仅如此,王莽还趁此机会对卫家发难。


    偌大的卫氏家族,顷刻间土崩瓦解,数百口人惨遭屠戮,唯有汉平帝的生母幸免于难。


    而王宇本人,则步其二弟后尘,被逼无奈自尽身亡。


    事件最后的结局,就是王莽成功地将这起事件,包装成一桩义举。


    宣扬自己大公无私、大义灭亲之德。


    他甚至为此专门撰写文章,勒令全国读书人熟读背诵。


    为了追逐权力和声名,接连两次痛下杀手,残害亲子,足见其冷酷无情至极。


    凭借这般铁石心肠和伪善做派,王莽得以声名远扬,于当世几可比肩古之圣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万界仙踪之最强帝国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