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继续说道:“其实技术分析就是对价格、成交量和时间三大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价格,就是研究股价未来会怎么走,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研究成交量,就是从成交量的放量与缩量中寻找股价上涨还是下跌的依据,而研究时间就是要研究股价什么时候开始上涨,什么时候开始下跌。”
“真正的妖股都是基本面和技术面完美配合的股票,技术分析可以解决股票会不会涨的问题,但究竟涨多少,还需要看消息面和基本面的情况,或者说看主力的强弱程度,只有主力的实力足够强,这只股票才能有走妖的可能。”
“同样的股票形态,有的股票突破后一飞冲天,天天涨停,几个交易日股价就直接翻倍,但有的股票冲了一波之后就开始背离回调,一步三回头,一两个月股价也没有翻番,其原因,一般就是股票的题材不同,消息面的想象空间不足,导致市场资金的参与程度不够强,所以说,真正的想要赚大钱,技术面和消息面的研究缺一不可。”
“但技术面和消息面哪个是根本?这是个要理清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点侧重在哪里?”
有人会觉得消息面很重要,很多股票一个利好消息出来,股价就直接翻倍了,研究技术分析一年两年可能都不能收获翻倍的利润。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散户来说,技术分析才是基础。
如果有技术面的看涨形态,即便消息面有轻微利空,只要不是那种暴雷性质的特大利空,这只股票同样会拉起来,技术层面的指标保证了当前的庄家已经做好了拉升准备,如果不拉升,庄家亏得比你还要多,所以除非股票暴雷,比如遭到调查甚至有可能退市之类,不然的话庄家不会选择砸盘跟你一起陪葬。
但如果只有消息面的利好,而没有技术面的看涨,由于这只股票的上方套牢盘众多,主力筹码不足,技术形态的走势没有走好,短暂的冲高主力只会选择冲高出货。
除非有超级利好,主力才会选择拉升吸筹,但这种超级利好,散户同样会惜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主力手中压根不会买到足够多的货。
所以对于主力资金来说,既然反转压力巨大,股价一波连续涨停板到顶也就差不多了,主力在最后一个涨停板位置选择出货,而不是继续吸筹。
最后这种股票的结果一般就是股价一波到顶后再缓缓跌回到起点,这也是很多股票,你觉得利好程度挺大的,比如被收购,重大资产重组之类,却只见股价一波见顶后再度跌回起点的原因,你可能会认为这么大的利好可能能起第二波行情,但股价的走势却狠狠地抽了你两耳光,不但不涨,反而在一路阴跌。
其根本原因,就是这只股票原本的形态其实是看空的,在大周期看空的情况下,这种大利好突然爆出来主力手里也没多少货,再加上上方压力实在太大,所以在三四五六个涨停板之后主力直接选择砸盘,剩下的就都是散户自己在玩了,于是在你不可思议的目光中,股价竟然又回到了起涨的位置,甚至可能跌的更低,让你摸不清头脑。
所以,无论对于散户还是主力来说,技术分析都才是根本,消息面的利好只是助燃工具,在技术形态完美的情况下,配合消息面的点火,股价才能真正的一飞冲天。
重新回到成交量的问题,对于技术分析来说,成交量的研究绝对是重中之重。
除了前一章说到的成交量的八大关系,如放量大涨,缩量回调等以外,成交量还有其他值得注意的细节: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市场分歧促成成交,一只股票之所以会有成交量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这个位置,既有人选择买入,同时还要有人择卖出,有买有卖才有成交,光有买没有卖就直接涨停了,光有卖没有买也就直接奔跌停去了。
既然有买有卖,就说明在当前的股价位置,有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同时还有一部分人 看多后市,多空双方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所以大家才会在这个位置撮合成交,股价在这个位置才会放量。
那么一旦一只股票开始缩量,则就意味着大部分人开始对这只股票后期的走势十分悲观了,市场意见趋于一致,这也是卖在一致的原因所在。
这种缩量的情况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绝大部分股民都看空股价后市,所以只有人卖出,没有人买,因此股票会出现急剧缩量的情况,另一种就是绝大部分股民都看好后市,造成只有人买,没有人卖的情况,股票同样会出现急剧缩量。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最关键性的问题了,那就是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中的中期阶段,不是在开始阶段,也不是在终结阶段,缩量的过程意味着行情大概率还没有结束!
在下跌趋势当中,股价缩量可以理解。
一只股票出现了开始缩量的情况,意味着相比于原先来说,当前的位置卖出的多,买入的少,所以这种情况很显然应该直接选择出局。
这也是股价见顶的一般形态,高位放量之后,一路缩量回调,高位放量的过程就是庄家跑路的过程,而一路缩量下跌的过程则是散户不停地向外抛售但压根没有人选择接盘的过程。
只有这只股票的量缩到了极致,代表着没有人愿意选择继续割肉了,才代表着股价有见底的可能。
但没有人愿意割肉并不代表着有资金一定会选择吸筹。
所以,成交量缩到极致后还不能轻易买入,需要等待股价再度放量上攻的时候再选择买入,成交量重新放出来的过程,就是庄家开始再度介入吸筹的过程。
这也是我们强调了无数次的等待周线和月线的成交量缩到了极致后重新开始放量,而且最好是倍量时再去选择关注的原因。
这个周线月线放量的过程体现在日线上一般就是一个震荡整理的过程,这个位置开始放量了,代表着庄家正在这个位置吸筹,在这个位置选择择机买入就可以了。
这是大底部的判断,对于上涨趋势中的回调阶段来说,就可以关注日线的缩量和放量情况,不过日线由于级别太小,仅仅根据成交量来判断的话准确率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根据其他的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但是放在周线和月线的角度,一只股票连续长时间缩量后重新开始放量,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主力开始吸筹的重要标志,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即便仅仅根据成交量来判断,去观察一只周线和月线的缩量情况来判断底部,准确率相对来说已经非常高了。
所以做长线的朋友怎么选股票,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选票逻辑。
这是股价下跌的情况。
对于股价上涨来说,出现缩量上涨的话,如果这只股票的庄家控盘力度很强,缩量上涨就是健康的,因为散落在外面的筹码不多,不需要持续放量,等到高位放量再选择卖出,比如庄股,比如贵州茅台这种,绝大部分筹码都已经被机构和基金锁定了起来,只有少部分筹码流落在外,缩量上涨也是健康的,放大量上涨才应该警惕,所以只要没有连续放出天量,这种稀缺性的股票就不会见顶。
但如果这只股票的庄家控盘力度不强,缩量上涨就是不健康的了,放量上涨才是最佳状态,比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这种,大量筹码散落在外,单一主力根本控不了盘,想拉升就必须放量。
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关键时间点位置,代表着市场资金对于股票的后市分歧加大,一部分开始看空后市,另一部分人却又继续看好后市,所以出现了原来的主力资金买入,但同时有新鲜主力接盘的情况。
所以底部放量一般代表着股价要开始启动了,但如果顶部放巨量,也就代表着股价马上就要见顶了。
这也是我们说买在分歧,卖在一致的原因。
其实这句话还没说完,买在分歧只代表着当前的价位有人在买入,也有人再卖出,市场资金处于分歧状态,但股价真正想要开始拉升,还必须将这种分歧转为一致,所以股价的拉升一般处于分歧转一致的一瞬间。
卖在一致也是同样的道理,高位放量的阶段同样是市场资金产生分歧的时刻,但一旦分歧不存在了,股价开始下跌了,也就将上方的买入资金全部套牢了,那就赶紧卖了再说吧。
不过,放量和缩量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缩量一般是真实的,主力无法做到伪装缩量,但是放量却可以,庄家可以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来诱导市场资金,所以,一只股票究竟是不是真实放量,我们在判断的时候就需要更加谨慎一些。
除了放量和缩量以外,还有一个词叫做堆量。
所谓堆量,就是连续几日或者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也慢慢在推高,在形态上形成了一个类似土堆的形态,对于堆量来说,如果股价处于低位,这个土堆的形态越漂亮,就越有可能产生大行情。
相反,如果股价已经处在高位,这个堆量就是最值得警惕的信号了,高位堆量的出现说明主力已经不想玩了,正在这个位置大手笔出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要再心存幻想了,赶紧先跑了再说。
实际上来说,堆量才是庄家吸筹和出货最常规的形态。
除了放量、缩量、堆量以外,还有一种形态,就是成交量时大时小,有的时候在放大,但突然又变小了。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这只股票没有突然性的利好利空消息,大盘也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妖庄所为,妖庄不一定为了拉升,他们在市场风平浪静的时候突然间放出历史天量,你以为股价要启动了,但后面几天又重新萎缩了起来,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因为这只股票的庄家实力不强,他们用这种突然放量的方式来吸引市场上其他资金的注意力,来方便他们出货。
所以,这种突然放量又缩量的股票,就尽量不要参与了。
不过,总体来说,成交量只是技术分析的一部分,也是技术分析最基本的内容,想要学好技术分析,对于成交量的掌握至关重要。
但成交量的意思究竟如何,上面所说的都只是一般的情况,股票市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绝对不能仅仅因为单一的成交量来判断股价后面到底是涨是跌,那样就跟盲猜没有多大区别了,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提高我们炒股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