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落座。
赵磊目光在邱学海、徐海洋二人身上淡淡的扫视了一圈,开口问道:“不知道两位前辈想要比些什么?在下一概奉陪便是。”
徐海洋冲邱学海使了个眼色,邱学海会意,开口说道:“小兄弟,看你年纪轻轻,我先考你两个基础问题吧。”
赵磊眉头一皱,这是明显看不起自己,怕自己是个样子货啊。
赵磊不动声色,淡淡说道:“请说。”
邱学海假装思索了一下,随意问道:“股市中最常见的底部形态有哪些?”
赵磊淡淡一笑,回答道:“股市中最常见的底部形态有五种,双重底,三重底,圆弧底,v型底和头肩底。”
邱学海点了点头,这是最基本的股票常识,如果赵磊真的是一名基金经理的话,了解这些并不稀奇,即便是普通的股民,知道这些的也是大有人在,只要对技术分析稍微有些研究,都会知道这些是股市中最常出现的五种底部形态。
邱学海继续问道:“我们拿v型底来说吧,小兄弟,v型反转的技术特征有哪些?”
这老家伙还没完了啊,赵磊心中无奈的摇了摇头,嘴上却是淡淡道:“v型底也叫作尖底,一般是由于股价在连续下跌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突然地因素,比如主力的刻意控盘,比如突发超级利好,导致股票的形态猛然间被扭转,没有经过底部的盘整震荡,就直接放量向上拉升突破,形成经典的v型底部形态。”
“v型反转虽然经典,最为股民们所期待,毕竟一旦成功抄底就免去了底部震荡的漫长时间,会让股民们直接收获到足够的利润,不过理性来说,v型反转在股市中并不常见,大约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股票底部形态是v型反转的形态。”
“由于股价在底部滞留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在股价真正见底的那一天,经常形成十字星、十字线、长针探底、长下影线的大阳线,或者直接大阳线反转这些有强烈的底部迹象的k线形态,而所有呈现v型反转的图形,必须明确一点,就是在后面的上涨中必须有良好的成交量配合,呈现量增价升的形态,才能确认v型反转有望成功,如果之后的v型反转成交量无法配合,则基本可以判断此次v型反转必将失败。”
赵磊一口气将v型反转的技术特征说了个遍,邱学海和徐海洋默默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一丝赞赏的神态,这小子理论底子还挺扎实的啊,要不回头收过来当个学生?自己细心教导两年的话,这小伙子说不定当真能在股市中创出一片天地。
邱学海继续问道:“那么v型反转一旦成立,理论上的上涨空间有多少?”
这老东西,冷不丁的就给自己挖坑,还真是狡猾。
赵磊在心中骂了一声后笑道:“理论上来说,v型底并没有明确的上涨幅度,并不能提前判断一旦v型反转成立的话,最终股价会上涨到哪里,不过,一般来说,从哪里跌下来的,股价还会涨回到哪里去,也就是说,v型反转的股票一般都会回到原来的起跌点区域。”
v型反转并没有明确的上涨空间,但邱学海却明知故问,明显就是在给赵磊挖坑,看到赵磊没上当,邱学海也并不在意,继续问道:“据你所知,v型反转的成功率有多少?”
赵磊想了想后笑道:“v型反转在实际操作中实现难度较高,一般来说,除非有重大的利好消息配合,比如说2008年美国的6000亿美金的救市计划,才导致2008年底美国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三大大盘指数都出现了v型反转的图形,所以说,如果没有利好消息的配合,除非这只股票有庄家在刻意操纵,v型底并不容易形成,所以说,v型底很难在图形完成之前被确认反转形态成立,往往都在图形走完之后,才会让人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这里出现了v型反转啊,不过,如果你确认一只股票有希望形成v型底,可以大胆的择机追买,因为一般来说v型底会涨回到下跌的起始点位,所以上涨空间一般还是非常可观的,你越是不敢买,股价越是涨的飞快,所以碰到v型底成立的情况,一定要敢于进场,前期下跌的幅度越大,后市上涨的空间就越大,不要错失获取大量利润的良机。”
看到赵磊应答自如,邱学海默默地点了点头,接着,邱学海又冲徐海洋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老子都已经问完了,接下来该你问了吧。
听完赵磊的回答,徐海洋已经知道赵磊理论基础很扎实,再问下去怕是也发现不了什么破绽,不过,既然邱学海给自己使了眼色,徐海洋只能顺着问道:“那么双重底呢?说一说双重底的技术特征有哪些。”
赵磊心中腹诽,你们这两个老东西,即便真的要考我的话,起码问点稍微带些技术含量的问题啊,这v型底、双重底的,怕是只要是一个炒股票的股民都知道吧,拿这东西来考自己,当真是把自己当成草包了。
旁边的喻言也是有些无语,这两个老家伙真当成是老师在考教学生了吗,怎么净问这些基础性的问题。
喻言想要开头帮赵磊阻挡一下,不过赵磊冲着喻言做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示意喻言放心,喻言才强忍着心中的无奈没有开头说话。
看到喻言刚要开口又端坐了起来,赵磊却是有些无语,赵磊冲喻言笑道本意是你丫再不把这两个老家伙搞定,老子可就掀桌子了,谁知道喻言会错了意,不过看着这两个老家伙鬓角隐隐有些发白的样子,赵磊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看你们两个老家伙年纪大,那就给你们点面子,哥就当给你们讲课,教你们点实用的知识,免得以后遇到这种基础性的东西还要去请教别人。
对,这两家伙肯定是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才会如此耐心的请教自己。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大方一点的教教你们吧。
赵磊开口道:“所谓双重底,意思很明确,就是出现了两个底部,两个底部一般间隔点位不大,在股票形态上形成w的图形,所以双重底,也可以叫做w底,出现双重底,一般是因为一只股票在持续下跌一段时间后,尤其是因为前面一波的下跌速度很快,下跌力量很强,市场上的空头氛围浓厚,所以在之后出现反弹走势的时候股价的上涨幅度并不大,上涨周期也并不长,就因为市场上空头力量过于强大而陷入再度下跌的局面。”
“这第二次下跌在跌到前期低点附近的时候得到了支撑,股价开始出现再度回升,呈现了双重底的形态,如果说第一次股价反弹的时候成交量没有配合好的话,那么在双重底形成的时候,一定要呈现出第二次上涨成交量开始放大的迹象,不然的话,就有反弹后再度下跌形成三重底甚至直接向下破位的可能。”
徐海洋嗯了一声,继续问道:“那么双重底的技术特征有哪些呢?”
赵磊耐心解释道:“一般来说,双重底一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部分钱情况下,双重底的第二个底点较第一个低点稍高,不跌破新低的情况大概六四开吧,其原因是有先知先觉的股民在股价二次回落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逐步买入,所以市场上的承接情况比较好,股价的跌幅自然就没有第一次的时候深,股价也就不会再次跌到第一次的低点位置,同时,这种第二个低点比第一个低点高的现象也表明了市场上的做多力量开始占据了上风,所以,双重底第二个低点比第一个低点高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投资者可以大胆买入,而一旦双底形成之后后面的上涨仍然无法真正摆脱底部区间,导致股价再度下跌形成三重底的话,则大部分情况下股价会跌破新低,在形态上形成跌破新低后macd指标背离的情况,也就是盘整背驰的图形,以此来进行诱空,所以,二重底一般不破低点,三重底一般会跌破新低。”
“双重底的第二个特点是:两个底部之间一般会间隔较长的时间,以股票计算,一般间隔周期都在一个月以上,毕竟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是需要时间的,而每一轮上涨和每一轮下跌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都会有不断地反覆的过程,双底间隔自然需要的时间较久。”
“双重底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成交量了,双重底出现后,和前一波上涨想比较,第二次的上涨一定是要放量的,只有成交量明显放大,才表明有新的资金在做介入,这个时候成交量越大越好,当然,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如果出现天量,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好事,而如果出现缩量涨停,却也是股价更强的表现,所以说,实际操作当中,我们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旦出现双底形态,就通常意味着股价开始由熊转牛,而双重底的操作准则,在于能否真正突破阻力位,也就是w的平台高点位置,这个突破的过程一定要伴随有放量上攻,同时macd指标必须没有背离才有希望真正突破成功,所以理论上来说,双重底只有在真正突破平台高点,也就是颈线的时候,才可以确认双重底真正确立,所以,除了第二个底部出现的时候以外,突破颈线的位置同样是一个比较好的买点,但这个时候买,我们前面说了,一定要提防假突破,毕竟突破有真有假,如果是真突破还好,底部形态已成,股价将蹭蹭蹭的上涨,但如果是假突破呢?那很不幸,你很可能就会追到了最高点,所以,在突破平台高点的时候买入是很有可能被套牢的,比较保险的办法就是在突破颈线的时候关注成交量和macd指标,只有这两个指标都没有背离,才可以尝试买入,然后,观察股价在回测颈线位置时看颈线支撑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可以在再度放量上攻的时候选择买入,这个时候买,把握性就会更高了,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而这个时候,也就是缠论中第三类买点形成的阶段了。”
“缠论?第三类买点?那是什么?”前面的内容徐海洋听着还比较满意,不过后面赵磊提到了缠论,又提到了第三类买点,徐海洋微微皱了皱眉头,表示自己没有听说过。
赵磊淡淡笑道:“哦,这也是一个炒股的理论,第三类买点的形成和双重底平台突破后的回踩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我这里拿过来借用了一下。怎么样,两位老师,我的回答你们还算满意吗?”
为了防止这两个老家伙一点点的考问,赵磊直接一口气把双重底的内容背了个遍,如果自己背成这样这两个老家伙还要继续拷问的话,那自己当真是要发飙了。
徐海洋和邱学海默默对视了一眼,眼睛微微向下点了点,隐晦的交流了一番。
这小伙子年纪轻轻,理论功夫太扎实了,虽然两个人问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股票常识,但是这小伙子可谓回答的滴水不漏,估计就算是再问一些复杂一些的问题,也难不倒对方。
与其如此,那就还是别再继续发问了。
由于赵磊的回答非常完美,徐海洋和邱学海对赵磊不由得稍微重视了一分。
不过,也仅仅是稍微重视了一点而已。
年轻人记性好,背起东西来快,自己年轻的时候,技术理论比这小子背的还要熟悉呢。
结果又怎样?不还是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后才找到稳定盈利的秘诀吗?
所以理论基础再扎实,也没有太大的用处,理论只是前提,最终还是必须体现在实践上,也就是真正的股票操作当中。
不然的话,你技术理论学的再好,股市内幕了解的再多,如果操作做不好,最终也难免走上不断地亏钱不断的爆仓的路子上去。
既然不再继续考教技术理论,那么接下来该正式比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