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员的权限过大,这是任何一家投资机构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毕竟一家大的投资机构管理的资产动辄高达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金,公司内总会有那么几个牛逼的权限大的交易员,而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货投资等具有杠杆效应,一比十甚至一比一百的杠杆比例,导致这些交易员一旦做错了方向,后面的亏损就会异常庞大。
历史上,由于交易员的操作失误,导致出现巨额亏损的现象很多,最着名的就是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
1995年2月,英国巴林银行突然宣布破产倒闭,这一消息在国际资本市场引起了剧烈震动,巴林银行是一家具有230多年历史的老银行,在毫无预兆之间突然间宣布破产倒闭,弄得很多人都不明所以。
之后,在巴林银行的信息披露当中,人们才知道,巴林银行之所以突然宣布破产倒闭,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该家银行的一名交易员在期货交易中造成了巨额亏损。
当时,时任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曾被金融街称为“天才交易员”,其交易稳健、大胆,获利丰厚,为巴林银行攫取了巨额的利润。
但是,长期以来的交易顺利让里森变得逐渐的自以为是了以来,对风险意识估计不足,自以为自己可以操控市场。
当时,在日本日经指数市场,尼克.里森买入了大量期指合约的多头头寸,但是惊喜和意外往往不知道哪个先来到,1995年1月17日,日本关西突然发生大地震,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造成日本股票市场发生断崖式下跌,日本日经指数跌幅甚大,里森的多单投资损失惨重。
里森不愿意就此止损出局,为了弥补亏损,摊低持仓成本,里森赌日经指数仍会再度上涨,于是在大盘下跌的过程中一路逆势加仓,结果自己手中的多头头寸越来越大。
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日经指数一路下跌,中间根本没有大的反弹出现,2月24日,在日经指数当天再度暴跌之后,里森的多头头寸总亏损已经超过600亿日元,这个投资损失已经接近整个巴林银行资本储备的总和,而日经指数仍然不见反弹迹象,里森看到亏损额度巨大,已经无法继续掩盖,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惊恐之下想要畏罪潜逃。
到最终结算的时候,里森的这笔交易总亏损高达14亿美金,巴林银行为了弥补损失,到处寻求投资,但是很可惜,无人向这家这家老牌银行伸出援手,巴林银行融资失败,最终宣布破产倒闭。
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惊动了全世界,里森自然可以称得上一个专业而且十分牛逼的交易者,但最终还是走上了逆势抗单的道路,所以股票和期货投资,难在知行合一,很多事情你明知道不应该这么做,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往往容易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冲动进场,而如果你忘乎所以,失去理智,置风险管理于不顾,想要凭一己之力和整个市场对赌,无论你有多少资金,无论你以前的分析操作多么的辉煌精准,却往往在一着不慎之间,变一败涂地,全部身家毁于一旦。
里森这个人也很有意思,看到亏损越来越大,里森想要潜逃,不过在畏罪潜逃之时,里森在机场被捕,之后因为巨额亏损事件被判入狱。在狱中里森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我搞垮了巴林银行》,后来这本书被改拍成了电影,而里森出狱后也不再继续从事投资工作,改靠到处演讲为生,到处宣讲自己到底是怎么搞垮巴林银行的。
搞垮巴林银行时间仿佛成了这哥们的一件光荣事迹。
除了巴林银行以外,其他由于交易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也有很多,比如2013年华夏股市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也是因为一个下单错误,导致突然间申报了一笔买入金额高达234亿的巨额买单,这么大量的买单涌入股市,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致使当时整个股票市场的股票全线暴涨,很多股民不明所以,看到股市全线大涨以为出现了特大利好,于是纷纷开始追多买入,光大证券意识到自己操作失误之后,为了弥补损失,开始反手大量做空股指期货空单合约进行风险对冲,在这么多空单合约的轰炸下,上证指数当天最终冲高回落,很多股民高位被套。
所以说,由于交易员的操作失误造成巨额损失并不是偶然现象,为了避免以后自己这里也发生类似现象,赵磊决定在回去之后对自己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要严格管束,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每个人可以掌控的投资规模,防止出现因为一个人的交易失误造成无法弥补的投资损失的情况。
赵磊翻看完几百页的交易资料,心中怅然若失。
从喻言口中,赵磊知道国储中心这名交易员名叫宋志远,时任国储中心铜金属交易部主任,手中权限过大,加上缺乏监管,才会致使在巨额亏损出现之后才被国储中心发现。
而宋志远本人,目前已经失踪,国储中心还没找到他的具体下落,不过宋志远并没有出境记录,以目前国家的侦查水平来说,宋志远落案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赵磊对此也并不担心。
赵磊十分好奇宋志远为什么会重仓放空伦铜空单,中间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所以赵磊想着,等到找到宋志远本人后,一定要了解一下他做空铜期货的原因是什么。
赵磊正在思考中,喻言推门走了进来。
“赵磊,时间不早了,我给你定了酒店,我先送你去酒店休息吧。”
赵磊抬手看了一眼时间,时间已然到了晚上八点多钟,时间确实不早了,赵磊点头起身,跟着喻言离开办公室。
两人都有心思,车上半晌无语。
等到快下车时,喻言才扭捏的对赵磊说道:“那个,赵磊,有一件事我还没跟你说。”
赵磊奇怪的看了喻言一眼,道:“什么事?”
喻言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其实你并不是证监会负责此次救场的唯一人选。”
赵磊惊愕道:“什么意思?”
喻言细声解释道:“那个,我们几个部门负责人各推荐了一名操盘手,我推荐的自然是你,刘主任推荐的是中金公司的邱学海,马主任推荐的是中信证券的徐海洋。”
赵磊哦了一声道:“所以呢?”
喻言不好意思的说道:“高层领导的意思是本次交易不容有失,所以必须选拔出来一名最优秀的操盘手负责本次操作,领导的意思是让你们比试一番。"
说完,喻言唯恐赵磊不高兴,赶紧补充道:“那个,领导也没别的意思,毕竟是高达几十亿美金的巨额亏损,我个人肯定是完全相信你的,只不过,你知道,这么大的事件,我也并没有完全的话语权,最终的决策还是在高层领导手中。”
其实按照喻言本人的想法,这件事完全放手交给赵磊去处理就行了,毕竟赵磊这两年的战绩摆在了这里,辉煌的一塌糊涂。
如果赵磊都搞不定,其他人怕是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赵磊本来就有些不想涉入其中,现在还要赵磊一个身价百亿美金的顶级操盘手去和别人比试来获取此次操盘机会,喻言唯恐赵磊心中不高兴,再一口回绝了自己。
“这样啊。”赵磊点了点头,出乎喻言的意料,赵磊并没有露出丝毫不满的表情,领导的心思在赵磊预计之中,这么庞大的资金数字,的确应当谨慎一些,赵磊也没觉得自己的操盘水平在华夏再无敌手,须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如果有别的同志能够帮助国家解决这么大的一个麻烦,赵磊也是乐见其成。
“怎么比?”赵磊问道。
“这个嘛,领导倒是没有细说,只说让你们三个人自己看着比就行了。”
赵磊一乐,“我们三个自己看着比?”
“对,只要他们三个人能相互服气,那么最终的胜选者就是本次国储铜的第一操盘人选。”
对于喻言的提议,赵磊并没有表示反对,徐海洋和邱学海二人都是华夏股票界的老一辈操盘手了,赵磊对这二人早就有所耳闻。
如果能和老一辈操盘手过过招,看看到底谁的水平更高,赵磊倒是也想尝试一下。
次日一早,喻言再次来酒店接赵磊去往国储中心。
说起来,这是赵磊第二次来到国储中心了,上一次是一年前和范琳琳一起来参加国储糖的收储会议,想到范琳琳,赵磊心中一动,自己差不多又有大半年的时候没有见范琳琳了,这个有些撩人的美女姐姐不知道现在又在哪里出差呢。
范琳琳身为魔都电视台的记者,本身就很忙,平常都是天南海北的到处出差,家里的床怕是都很少睡,范琳琳在上次临走之际说下次再见到自己时好像要干什么事情来着。
赵磊想了半天,什么事情来着?
“想什么?”看到赵磊在发呆,喻言开口问道。
赵磊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什么,我在想待会儿怎么对付那两个对手。”
“那你想到怎么比试了吗?”
赵磊笑道:“我们做交易的,唯一能让对手佩服的方法,无疑就是盈利率了,说一千道一万,分析的再是天花乱坠,也不如一笔实实在在的交易让人来的心服口服。”
“你的意思是要和他们比试实盘交易?”
“不错,我觉得对方的意思也是如此,那就让大家来一场真刀实枪的实盘交易大赛吧。”
路上的路况很好,到了国储中心,时间差不多到了八点半多快九点钟的样子。
等到进了国储中心的操盘室,另外两位操盘候选人邱学海和徐海洋也已经到了。
赵磊抬眼望去,邱学海和徐海洋二人都是差不多四五十岁的年纪,正式年富力强的时候,看起来神清气爽,操盘经验肯定是十分丰富。
赵磊笑着对这二人点了点头。
看到陪喻言进来的是一个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邱学海和徐海洋二人却是有些疑惑。
难道,这就是今天要和自己比试操盘能力的对手?
一个小毛孩子,这喻言不是在开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