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进口轿车之所以这么贵,主要原因是因为包括关税在内的各种税费。
1985年之前,我国汽车进口关税为120%-150%,并在这个基础上加收80%的进口调节税,这么算下来,较原价将近翻了3倍。
后面还有购置税、挂购费、保险、教育、高速公路建设费等杂七杂八费用。
而现在深城的商品房价格还是一千多块钱一平米,买一辆豪车就相当于可以买几十套一百平米的房子,有这个钱还不如多买几套房。
“车行老板是我在香港那边的老朋友了,路子野,进货有特殊渠道,价格本身就比市面价格便宜,再凭我的面子整体价格比便宜市面三成问题不大,而且各种手续,上户什么的都能帮办好,”李汉田接着说道。
“还有这样的好事?”
韩春明本来就只是想找个熟人好办事,没想到还能拿到低价车。也就是李书瑶伯伯知根知底的,要是换了别个人他还真不敢相信,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些担忧。
“伯伯,这个不会是零件过来重新组装的车吧?”
他搞贸易这么久,里面的门门道道他还是了解一点的,零件的进口关税跟整车的比起来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进口汽车零件然后在国内重新组装出售,这简直是暴利啊。
但有句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重新组装的车辆其质量和性能比起原装出厂的车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没有经过出厂测试,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他可不想花十几万买一辆有安全隐患的车子。
“放心不是什么组装车,是整车从香港运过来的,人家有这方面的路子。”李汉田郑重其事的说道。
“那就好,我和书瑶先回去了,伯伯你和那边联系好,再给我们来个电话。”
既然李汉田已经这么说,韩春明也不好再问下去了,不然面子上就过不去了。反正自己系统的维修功能已经很久没用了,大不了到时候再测一测。
两人离开天胜制衣厂后没有直接回公司,而是来到了李书瑶居住的小区。
虽然深城这边从八零年开始就有了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但重生这么久,韩春明还是第一次见到商品房小区。
这小区除了新一点,其它的跟后世看到老小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六七层高,没有电梯房,楼梯也比较狭窄。
“我伯伯在这小区买了两套房子,他们家住一套,我自己住一套小的。”进屋后,看韩春明打量个不停,李书瑶便开口说道。
韩春明点了点头。“还不错,你帮我留意一下,等有好一点的小区开盘通知我,我也要买一套,不然每次过来都得住酒店。”
“住我这里不行吗?”李书瑶脱口而出的说道。
听了这话,韩春明沉默了一会才说道:“书瑶,你是怎么想的,我之前跟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并没有骗你,我给不了你想要的承诺。”
这几天两人虽然一直如漆似胶,但韩春明知道其实大家都在逃避这个问题,既然问题总是要面对,还不如现在就说出来。
听到韩春明提起这个,李书瑶脑海瞬间一片空白。那天她之所以这么冲动,也只是因为长期的付出得不到韩春明的回应,脑子一热才做出的糊涂事来,现在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我说了不用你负责就不用你负责。”李书瑶虽然嘴上逞强,但是眼角热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只要你愿意,我可以给你除了那张纸之外的所有东西。”看着热泪盈眶,楚楚可怜的李书瑶,韩春明说出了他曾经认为最无耻的那句话。
李书瑶没有回答韩春明,只是向前紧紧的抱住他,仿佛韩春明马上就要走了似的。
此时,韩春明也自责不己,我就是一个渣男,你们为什么都要来挑战我的软肋呢。
除了自责外韩春明也下定了决心今后在这方面一定要克制,不然以后真遇到别有用心之人,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
“好了,别哭了,你这里有什么吃的,我们弄点做午饭吧。”韩春明帮她擦了擦眼泪,劝说道。
……
第二中午,韩春明带着李明诚和赵国锋来到和李书瑶伯伯约好的一个名叫真真粤菜馆的地方。
韩春明拉开包厢的时候,里面除了李汉田外,还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中年男子。
韩春明笑着和两人打了招呼。
“这是何明龙,做车辆进口贸易的,我和他十几年的交情了。”李汉田拍着他旁边的男子向韩春明几人介绍道。
韩春明站起来和何明龙握了握手,又重新自我介绍了一遍,接着寒暄了几句。
李汉田起身走到门口,朝服务员打了声招呼,不一会菜就一盘接又一盘的端了上来。
都是些知名粤菜,有烧鹅、白切鸡、豉汁蒸排骨等。
“来,大家今天难得有缘相识,先走一个。”李汉田站起来举杯说道。
几人碰了碰杯,一饮而尽。刚喝完,李明诚麻熘的又给几人重新满上。
韩春明端起酒杯和旁边的何明龙碰了碰。“何老板和我伯伯认识十几年了?”
“韩老弟,既然你是老李的侄女婿,那我就当你是自己人了。不妨告诉你,当初我和老李是一起到的香港,我们不但认识十几年,而且还有过命的交情。
“那时候刚过去不久两人都身无分文,又找不到工作,我们两人穷得一个馒头都要分着吃,要不是有老李我当时可能就被活活饿死了……”
说起那段艰难经历,何明龙唏嘘不已。
“没想到何老板跟我伯伯还有这样的经历,真是让人难以想象,我们再喝一杯。”韩春明又和他碰了一下。
“往事不堪回首啊。韩老弟,我和老李已经商量好了,等下吃完饭就带你们去看车,只要你看上的,给个成本价就行。”何明龙一口闷完杯中酒说道。
“那我就先谢谢何老板了。”韩春明赶忙拱手道谢。
虽然不知道他说的话水分有多少,但只收成本价,韩春明是不太相信的。